2007年,蒋钦民收到了一份拍摄邀约,有人希望他能把姚鄂梅的小说《像天一样高》改编成电视剧。读罢小说,蒋钦民萌生了一个念头,“这部小说应该在大银幕上绽放光彩”,影片《不想和你有遗憾》的创作就此缘起。
之后,经过剧本打磨、实景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今年11月30日,这部由蒋钦民自编自导的影片上映,截至目前,《不想和你有遗憾》收获票房约1800万元,近50万人次观众走进影院感受了“诗意爱情”,领略了阿尔山的绝美风光。
上映后,蒋钦民走了很多站路演,和不少观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回顾这一次创作历程,他既看到了“影旅结合”的潜力,也丰富了爱情电影的创作经验,“我的下一部电影还是爱情片,我希望能在坚持艺术表达的基础上,继续将电影和旅游结合,尽量让年轻人有共鸣、有代入感。”
20首诗贯穿全片
再现“诗歌黄金时代”的爱情
2009年,在获取《像天一样高》这部小说的版权之后,蒋钦民随即着手展开了《不想和你有遗憾》的剧本创作及相关筹备工作。他并未满足将影片构建在华丽画面、俊美演员及爱情故事之上,而是力求通过富有诗意的艺术手法,展现年轻人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对于“爱情与面包”这一复杂命题所做出的艰难抉择。“我觉得这本书是写给我们这一辈人的青春赞美诗。我很有感触,那种为了写诗、为了梦想、为了爱情能抛下一切踏上旅途的青春应该被记录下来,我想在电影中把我们这一代人对青春、对自由、对诗歌的向往表达出来。”
经过反复琢磨,他选择着用诗歌穿起整部电影。在他看来,《不想和你有遗憾》的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那时,改革开放大幕拉开,诗歌伴随历史的浪潮奔涌而来,全民写诗、全民读诗,‘诗意’是银幕中那个年代的独特印记。”
在明确方向之后,蒋钦民与诗歌编辑等主创团队开始了大规模的诗歌筛选工作,其筛选的核心原则是确保诗歌能够为影片服务,充分展现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并在此基础之上,兼顾诗人的知名度以及诗歌与电影意境的匹配程度。
最终,蒋钦民舍弃了部分风格过于偏颇、容易让观众产生跳戏联想的经典诗作,选定了20首能够为影片增色添彩的佳作,“我们将20首诗按照电影的方式结构,把它们像琥珀一样串了起来,在后期制作中,还根据诗歌和影片的整体调性进行了不少调整,确保每一首诗都能与电影的节奏完美融合。”
成片中,二十首诗歌串联起四位主要角色的命运脉络,诗歌不仅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片中角色精神世界的寄托与情感的宣泄渠道。在谈及对观众观影感受的期待时,蒋钦民坦言:“倘若观众在观影结束后,心中能萌生出一丝诗意的触动,对诗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与热爱,我觉得就很好了。”
将阿尔山美景搬上大银幕
探索“影旅融合”新可能
2018年9月,电影《不想和你有遗憾》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开机拍摄。原著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新疆,摄制组在拍摄前的勘景阶段,计划去新疆、云南、湖南等多个地区进行选址。然而,当摄制组接触到阿尔山的相关资料时,蒋钦民被其独特的多维地理地貌以及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河流、草原等所吸引,认为这些元素与原著故事中描述的场景高度一致。
“我们用了一周时间在阿尔山堪景,那里地质地貌丰富、包罗万象,有山川、森林、湖泊、不冻河,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满足了我们对画面的全部想法。”蒋钦民回忆称,“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犹豫,后面其他省市的堪景都不去了。”
在拍摄过程中,蒋钦民对摄影组进行了“四路分工”:“其中两组负责现场拍摄,另一组深入阿尔山的各个角落,专注于拍摄空镜,此外还设立了一个航拍组。”剧组采用了三台阿莱巨幅摄像机进行拍摄,将阿尔山“四季更迭”的美景尽数融入影片之中。“开机拍摄之际正值9月,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的阿尔山已步入深秋,山峦间层林尽染,湖面波光粼粼,展现出如油画般的质感。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捕捉到背阳地带所保留的夏日与春意。至9月底,阿尔山突降大雪,小城仿佛一夜之间化身童话世界,至此,四季变换之景皆已收录。”
摄制组的用心得到了回报。影片上映后,片中美景引发观众赞叹,许多影迷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关于影片的情节和角色,甚至有观众纷纷发起了“走进阿尔山”的旅行计划,以便更好地感受电影的场景与氛围。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也“应景地”联动电影《不想和你有遗憾》推出了“跟着电影去旅游”的相关产品,持该片电影票12月可免费参观游览阿尔山辖区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在内的多个旅游景区,从2025年1月开始,持电影票根者也可获得终身门票优惠。
“阿尔山的景致极具治愈力,经由大银幕的呈现,更能激发观众的心驰神往,萌生亲临其境的愿望。”《不想和你有遗憾》上映后,蒋钦民收到了一些地方文旅单位的接洽邀约,“我觉得‘影旅融合’或许会成为电影市场上一个新的方向,我的下一部作品还会在这个方向继续尝试。”
重奏一代人的青春赞歌
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2024年11月,电影《不想和你有遗憾》上映,蒋钦民和主创团队走了多站路演,和不少观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由于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所以不少“70后”“80后”观众观影后共鸣很深。在成都站的路演中,一位“70后”观众在映后感慨道,电影让自己回忆起年轻时代,愿为理想远走天涯,但是最后也像康赛一样屈服于生活的人生经历,“这部电影拍得特别真实,代入感很强,我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也有部分年轻观众在观影后提出了质疑,认为片中人物和当下生活有些不太相符,不太理解片中人物的选择。对此,蒋钦民回应称,这种反应在他的预料之内。“80年代中国充满了对生命与生活的热情,是促使那一代年轻人做出独特的抉择与实践的重要原因,他们勇于追求诗意的远方,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创作的激情,片中人物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及其最终归宿,均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这与当下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接触的社会思潮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青年观众可能会觉得某些情绪表达不一致,甚至难以理解,我觉得这在情理之中。”
令蒋钦民感到欣慰的是,也有不少年轻观众在路演交流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对影片给予了肯定。有的观众表示,他们在观影后理解了父辈的情感;有的则向往影片中角色所展现出的那种肆意挥洒、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有观众对角色因现实困境而感到的无奈与挣扎产生了深刻的共情。“这次影片宣传,我非常用心地在跟观众接触,许多年轻观众在观看影片后,能够充分理解我试图传达的唯美情感,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也收获不少,接下来的影片也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待,将艺术和市场结合得更好一些。”蒋钦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