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狼别离》源自电影《狼图腾》拍摄结束,是一次痛心的经历,促使主人公刘万里产生养狼的念头,于是在他身上发生了一系列有关人与狼的感人故事,最终诞生这部作品,应该说《狼别离》是电影衍生品的IP创作。作者全荣哲是电影《狼图腾》的美术指导,他在影片拍摄期间结识刘万里,逐渐发现在其和养狼人安达身上散发的故事十分传奇,于是跟踪十年完成这部小说。
《狼别离》从情怀写起,不断撕裂人性的软弱,探讨人与动物之间沟通的距离和种种不可知性。读其小说犹如看到第一束阳光撒向草地,那一刻温暖便开始降临,伴随时间的漂移,这种温暖止于灿烂的晚霞,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缕光线时,淡淡哀愁的感觉开始弥漫,直至小说结尾,沉甸甸的东西便压在读者心里喘不过气。小说的核心焦点瞄准存在主义命题,通过人与狼之间的交互,揭示有机生命在得到与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狼别离》是一部在现实社会中,探讨成长的经历,不难看出在各种压力下人性的坚韧,在多次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下,最终回归自我的设计。
小说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描写十年间刘万里和安达与狼王之间发生的故事。当一只狼发展到上百只时,狼的生存压力自不必多说,而这时刘万里突发致命的疾病,犹如雪上加霜,对两个养狼人曾经的誓言产生严重考验。他们动摇过,从怀疑中不断建立信念,小说很好地塑造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意志力的后天成长。刘万里从安达身上看到接续的力量,一种充满狼性的精神在他身上成长。这种力量战无不胜、不屈不挠,在无数挑战中使人壮大。显然小说的潜台词,一再论证了只要努力明天总会美好这一真理。
《狼别离》不是只专注养狼驯狼的小说,狼是它的载体,通过时空发展写尽人与自然、动物的情感转化,把唯美的爱情、友情、亲情一网打尽。安达是青年群像的象征,在小说中占据重要角色,他也是被困难和压力打不垮的一代人,这就是养狼人的底色,正因如此,《狼别离》小说魅力闪烁。十年的心血倾尽,只为打造狼王——图特木(蒙语“图腾”之意),它的最终选择无法让人推断,也将成为小说最大的谜底,读者的沉默与思考将在这一时刻如潮水般被激发。
《狼别离》对溪溪和安达的爱情描绘可圈可点,两个人的情愫与狼有关,结缘的过程自然朴实,犹如草原中看到的花蕾,虽然在春风中瑟瑟发抖,但是它的根茎总是像弹簧一样,一次次撑起向阳绽放的笑脸。然而,随着时间的脚步,溪溪的情感也有波折,这一转变到小说后来令人叹为观止。
对安达而言,说《狼别离》是一部残酷的青春成长史也不为过,读过小说可以从安达身上找到许多热点话题。《狼别离》以开放的视角提出了意志在困境中究竟能够支撑多久?如何与孤独挑战,弱者在强势面前的立场是什么?成长壮大需要的能量等。这部小说以纪实的手法始终聚集两代人面对生存压力所表现出的顽强毅力,而这一理念在从头到尾在小说里贯穿。全书一直搅动着某种不安的拷问,提出一个哲学命题,弱者在逆境中选择做狼还是做羊?从主人公安达矛盾的心理不断向外释放,带来一系列的反思,从而诠释了独特的草原狼文化。
小说从人性、狼性、血性当中描写了一个奋斗者的历程。《狼别离》能够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无论是学生、还是商业人士、白领阶层或者是热血青年,看过小说都会找到自我检视的东西。作品接续和传承了狼文化的精神,在书中塑造出以刘万里和安达为典型的现实人物图景。作品不仅与狼绑定在一起,并且着重挖掘这片浮萍中深深植根的土壤,揭示了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的主题。
作者全荣哲是一位大学教授,又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深受电影文学的影响,故事结构颇为另类,反复强调出人类基因的强大,是一个不断从有机生命中获取能量的过程,这一道理均来自这本无法泄露秘密的小说当中,只有走近《狼别离》才会深有感触。
(作者为中国工人出版社社科文艺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