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在珠海展开,数位业界嘉宾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围绕“纪录电影怎样更好地走近观众”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为华语纪录电影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一部纪录电影要成为一个现象级或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表示,他导演的一部纪录电影《冰血长津湖》在2008年创作完成,一度斩获了多个奖项,在业内受到一定的认可。没想到十多年后,随着电影《长津湖》上映,打开了全国观众对长津湖战役这个史实的认知和关怀,《冰血长津湖》也因此获得了较大关注。
“可见把片子做到有影响价值,需要很多天时地利的因素。”在付勇看来,观众的兴趣点常常受当下话题左右,“这也启发我们创作者,纪录电影需要挖掘真正有价值的、藏在历史背后的一些事物,它可能不为人知,但是具有极其深厚的价值。”他指出,纪录电影不应求“大而全”,而应聚焦“小而深”,从自己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关注有价值的题材。他建议未来可以推进纪录电影往沙龙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纪录电影一定会找到很多同类,真正走近观众。”
自2015年起,山东火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录电影导演井建民就将中国远洋渔业作为其纪录电影创作的核心主题,创作了《大洋追鱼记》《大洋深处鱿钓人》等一系列作品。在分享创作心得时,井建民强调了影片中的情感共鸣和自然流露,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他表示:“纪录电影要在叙事中建立情感共鸣,通常需要细腻的情感流露和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情感上找到一个连接点,这能让影片的叙事更加深刻、更加动人。”
目前,影片《大洋追鱼记》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展映,进一步拓展影响力。“对于纪录电影创作者来说,跨文化传播的题材,往往是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井建民认为,成功的纪录电影通常具有普遍性的议题,能够打破文化语言的限制,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关心的议题,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纪录电影的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分享了纪录电影产生跨圈、破界传播效应的观点。他认为,好的作品是做到了“人人眼中皆有,笔下皆无”抑或“人人眼前皆无,心中皆有”,具备纪实性、戏剧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在他看来,纪录电影是用电影的手段,将与历史和现实相关的世界展现出来,“影片中反映的生活,跟今天的观众联系在哪里?创作者要给观众走进院线的理由,做到‘与今为友’。”
杨乘虎表示,纪录电影正经历着跨界的变革,随着全媒体时代互动文化日益普遍,纪录电影不要拘泥于传播形态,要充分运用社交传播深入到观众中,同时不要自我设限,创作方面要不拘一格,探索多元化的叙事手段。
首都电影院总经理石锐则从影院经营者的角度分享了对纪录影片如何走近观众的探索和思考。她谈到,目前首都电影院旗下的西单店、大观楼影城、城市副中心店均已设置“纪录片电影放映厅”,为纪录电影开拓和培育了专属放映空间。近年来,首都电影院也积极与行业优秀机构合作,持续开展纪录片展映活动。
2024年“中国纪录电影放映计划”优选5部国产纪录电影进行10场展映,场均观影人次70人以上,平均上座率38%,单场最高上座率达87%。其中,《无音之乐》《里斯本丸沉没》《穿越烽火》单场上座率均达到75%。石锐认为,纪录电影不是没有观众,而是要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使纪录电影和观众产生更紧密的关联。
“我们当下的时代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纪录电影人而言,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题材和故事。”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认为,用纪录电影来反映时代是比较直观的方式,新时代的纪录电影也在近些年来得到繁荣发展,“我们能看到,现在纪录电影的创作者和作品数量都在不断上涨,观众越来越多,纪录电影也不断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他希望纪录电影接下来可以受到更优渥的政策扶持,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比如对导演的培养、资金的投入,以及在传播和放映上能够有更多优惠政策,从而为纪录电影保驾护航。”(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