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的二十余年,国产电影形态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既有来自外部工业科技水平、放映设备的革新,也有来自视听语言的探讨,而更多则是电影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对电影剧本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我国电影产业化转型的初期,各制片公司初入市场,拍摄目的呈现简单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获奖为目的,希望影片可以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有所收获的“艺术片”;二是以盈利为目的,单纯制作一部观众概念中的“商业片”。因选择“赛道”不同,项目在剧本创作上的观念与方法,也会出现巨大差异。
可以看出,在当时,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大部分商业影片,进入剧本创作时,惯常选择“套用已有的情节模式和类型化人物”“直接使用某经典电影中成功桥段”等剧作技巧,利用巧合制造矛盾冲突、调集悲情元素进行强行煽情,虽然手法有些拙劣,但不可否认,这是电影编剧在适应中国电影市场化时对“好莱坞的电影叙事神话是建立在类型化人物和固定情节模式基础上”的实践尝试,并且,一段时间内也收获了一定的成功。
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电影市场日益成熟,网络平台的日渐完善,制片公司形成了对项目创作、拍摄、宣发、成本回收一系列成熟多样化的商业运作,电影项目可选“赛道”也变得更加丰富,电影从最初的单纯的“盈利”,进阶到其商品与宣传属性的融合态势。以最宽泛的商业片与文艺片相比较,编剧在剧本创作时的差异性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其成熟度和自我意识有了巨大的提升:
对比两张表格,可以看出,创作规律顺应市场发展、市场占有依托内容资源,两者息息相关。曾经有敢于探索的创作者尝试在小成本商业片中运用艺术片的表现手法,虽然得到专家的肯定,但却以观众“不知所云、故弄玄虚”的犀利评价而遭遇市场惨败。
其实,探索并没有错,但是回到一部成功电影的本质,这是一个创作意识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用类似《伊万的童年》《永恒的一天》等的手法来拍摄一部商业影片,搞不好会激怒观众,何谈票房。而这也是当前电影剧本创作者要克服的一个具体问题——电影编剧必须明确影片的市场“赛道”与受众群体。
中国电影市场从当年计划经济的“统购统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努力冲破桎梏,奔向市场化、产业化改革,一步步走到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以良性资本调控市场,以观众满意度树立口碑,我们创作者必须明白,任何类型的影片都要接受来自电影市场的大考,经受观众的考验。
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会遇到相当一部分编剧,当他们被问及:“你预计剧本需要多少制作费?回收成本是多少?市场定位是什么?”很多编剧认为这是投资和发行需要考虑的事情,至多延伸至编导合一的导演,作为一名纯粹的编剧,“只要关注稿费什么时候到账就行”。可是,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悖论呢,如果不知道影片的制作费及回收成本是多少,怎样保证自己的作品被完整呈现?怎样在剧本中设置特定场景?怎样设定稿酬标准?编剧自身的个体职业规划怎样实现?
曾经确实有一个时期,编剧不用考虑市场,只用顾忌个人的情感,那时很多电影创作者,将剧本写好,装进信封,四处投稿。当时,仅一个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每年都可以收到六七千件稿件,其中大部分都是业余之作,需要有经验的文学编辑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进行摘选,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往往是符合时代气息,在“统购统销”的年代也是被市场和观众所认可的作品。近些年,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但重复投稿、一稿投多年的例子却屡见不鲜,更有甚者,竟以“评职称”“涨工资”作为评选目的。如果创作者仔细思考自己失利的原因,会发现,并不是评选专家缺乏慧眼识珠的能力,而是观众拥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个性需求,市场需要不同的商品,电影剧本是为拍摄服务的,是要接受市场考验的,如果一个剧本仅想以铅字的形态出现,如果它早已落后于时代,如果创作者本身就抛弃市场,那他也终会被市场抛弃。
作为一个成熟的职业编剧,想用手中的笔来安身立命,仅仅构建自己所熟悉的、钟爱的、符合自己人生真实经历的故事是无法完成自身职业规划的,这就是作家和编剧的不同。作为编剧要知道市场喜欢什么样的故事,选题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哪些人,在策划阶段就要确定故事和切入点和走向;进入剧本创作后,大到风格调性,小到具体的台词,甚至服饰细节,每一个点都要看市场是否需要,观众是否接受。
在一个剧本论证会上,有一位专家老师对剧本中西方审美鲜明的角色形象设计提出建议:可依托“国风文化热”,从《海错图》中寻找原型素材,进行修改。调整后,角色“中国风”的鲜明特质,与影片的气质极为贴合,不仅让编剧在剧本修改时迅速找到了方向,影片上映后,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益。
当下电影制片机构在上映前确会更多考虑项目的“热点”“话题性”,上映后则会关注观众的反映。想要推出一部成熟、成功的影片,这些都需要剧本创作者与制片人一同面对。
电影《热辣滚烫》在投拍以前,投资者就已经将“热点”准备充分,只等市场一战。首先,作为贾玲执导的第二部作品,项目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在观影渠道丰富的当下,这并不算一部小众的影片,而《你好,李焕英》的市场成功,也为其上映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影片“爱自己、随心情”的核心宣传点与当下社会氛围结构,引发观众讨论,寻找共情。最后,抛出“瘦身”话题,营造市场热度,为影片建立票房号召力。如果是以往,这些因素的存在,已经可以保证票房成功了,但是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还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符合国人审美价值观的故事,这就需要编剧对原片进行落地改编,使之与我国国情和观众心态完美结合,形成创作、市场互相成就的良好局面。反之,缺乏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市场,必然会导致持续观影热潮的退去,那时的我们将会失去让我们安身立命的观众。
电影剧本的创作很简单:喜剧让观众笑;悲剧让观众哭;现实主义文以载道,促进社会进步;历史题材以古喻今,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近年来,那些成功的影片早已证明我们当代电影创作者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并不迟钝,在向文艺“高峰”行进的艺术队列中也非落伍者。
我们常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对于剧本创作者,市场、观众就是我们的“东家”。所以,归结所有,好作品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好看、动人,能够让观众放下手机,走进影院,以两个小时换取一份共鸣。而我们的剧本创作者,也只有与市场共赢,才能创作出中国电影的“高峰”之作。
(作者单位: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