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浙江病逝。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电影艺术家,根据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邀请与谢晋导演合作或受其影响的各界人士百人访谈内容著成的《永不谢幕——百年谢晋百人谈》(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日前正式出版。书中讲述者用亲身经历和体会,述说鲜为人知催人泪下的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谈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当时苏联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导演罗斯托茨基与我交谈8个多小时,其中大篇幅谈到谢晋导演,他说看到的中国导演中,最佩服谢晋导演,他是中华民族的良心。”
意大利著名电影制片人、策展人马可·穆勒说:“我跟他(谢晋导演)说,‘我可以告诉别人你是我的老师。’我还希望听你的很多故事,你的每部电影我都看了好几遍。”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电影研究学者刈间文俊表示:“谢晋导演的电影在日本影响最深的是《芙蓉镇》,在东京档次最高的艺术电影院连续放映了20周,创造了当年的纪录,超过以往很多欧美艺术片。而且一开始就没有组织宣传,完全是靠观众的口碑传开的。可以说,是日本观众看了《芙蓉镇》才了解中国,不是了解中国才看《芙蓉镇》。这部电影确立了中国艺术片在日本电影市场的地位。”
中国台湾电影学者、影评家焦雄屏说“我将《高山下的花环》放给台湾的朋友们看,大家看得泪流满面。讨论中,蒋硕评价谢晋的电影像杜甫的诗作,忧国忧民。”
摄影师卢俊福表示:“拍摄《高山下的花环》打火箭炮时,部队提出成本太高,能够打12秒,我们平时是三个摄影、三台机器,又从厂里抽调三台机器,最后将打火箭炮场景完整地记录下来。”
演员斯琴高娃说:“《高山下的花环》在老山前线拍戏时,当地农民全部进入防空洞,只有剧组的大车在盘山公路上行进,车上人没有不好的情绪,没有一个人请假。”
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监事长徐晓青说:“在我家,父亲(徐桑楚)、著名作家李凖和谢晋导演讨论剧本《高山下的花环》中带血的欠账单时,突然,我听到三个男人很响的痛哭流涕声。”
(宋小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