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目标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视听残障人群由于身体上的残疾,在观影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视听残障人群的观影需求,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视听残障人群虽然在身体上存在残疾,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观影需求。他们渴望通过电影了解世界、感受生活、获得启发。视听残障人群观影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首先是观影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观影设施普遍比较薄弱,缺乏专门为视听残障人群服务的观影设施。其次是电影资源缺乏针对性,缺乏专门为视听残障人群制作的电影。其三是观影服务不到位,缺乏专业的观影服务人员为视听残障人群提供服务。其四是社会关注度不高,政府部门在制定文化政策和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视听残障人群的观影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视听残障人群的观影需求也缺乏了解和关注。
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也缺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电影产业的吸引力,导致电影资源和观影设施的供给不足。二是文化观念落后,在农村地区,一些人对视听残障人群存在偏见和歧视,认为他们是社会的负担,不应该享受过多的文化资源。三是观影机制欠完善,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视听残障人群的观影服务工作。四是人才队伍缺乏,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电影服务人才,尤其是缺乏懂得声音描述、字幕制作、手语翻译等特殊技能的人才。这使得视听残障人群在观影时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加大观影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提升农村电影院的无障碍设施水平。在农村电影院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无障碍标识,确保视听残障人群能够顺利找到入口。安装无障碍通道、扶手等设施,方便轮椅使用者进出。优化电影院内部布局,设置专门的无障碍座位区域,位置应便于视听残障人士出入和观看。这些座位可以配备特殊的辅助设备接口,如助听器连接口等。改善电影院的照明系统,确保对于视障人群来说,通道和座位区域有足够的亮度但不刺眼,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能提供清晰的疏散指示。
二是配备专业观影辅助设备。为每一个农村电影院配备高质量的声音描述设备。在电影播放过程中,通过专业的声音描述员实时描述画面内容,让视障人群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这些声音描述可以通过无线耳机传输给观众,确保清晰且不干扰其他观众。确保所有电影都有准确、清晰的字幕显示。字幕的字体大小、颜色和对比度应经过优化,以适应不同程度听障人群的需求。同时,对于一些方言较多的电影,可以提供多种字幕选择,方便观众理解。引入手语翻译设备或软件。在一些重要的电影场次,可以安排手语翻译员现场翻译,或者通过大屏幕显示手语翻译内容,让听障人群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对话和情节。
三是推广流动电影放映。在农村地区推广流动电影放映,将电影送到视听残障人群的家门口。与农村的村委会、社区中心等合作,利用他们的宣传渠道,如公告栏、广播等视听残障人群宣传流动放映活动。流动电影放映队应配备声音描述设备和字幕设备,为视听残障人群提供高质量的观影服务。
四是建设数字电影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电影平台,为视听残障人群提供在线观影服务。数字电影平台应配备声音描述功能和字幕功能,方便视听残障人群观看电影,最大程度满足视听残障人士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观看电影。
丰富电影节目资源
一是鼓励制作适合视听残障人群的电影。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电影制作公司创作更多关注视听残障人群生活、情感和梦想的电影。这些电影可以从视听残障人群的视角出发,展现他们的奋斗、成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他们在电影中找到共鸣和希望。推动电影制作公司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视听残障人群的需求,如增加声音描述轨道、制作多种字幕版本等。同时,可以邀请视听残障人士参与电影的制作和审查过程,确保电影内容和表现形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建立适合视听残障人群的电影推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视听残障人群推荐优秀的电影作品,包括国内外的经典电影、新上映的电影以及专门为他们制作的电影。平台可以提供电影的简介、评价和观影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影。
二是开展电影下乡和社区放映活动。组织专门的电影下乡团队,将适合视听残障人群观看的电影带到农村地区和偏远社区。这些放映活动可以选择在学校、社区中心、农村文化广场等场所进行,方便视听残障人群参与。在电影下乡和社区放映活动中,配备专业的观影辅助设备和工作人员,为视听残障人群提供现场服务和指导。同时,可以结合放映活动开展电影讲座、讨论等活动,增加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欣赏。与当地的学校、社区组织和残疾人机构合作,共同组织视听残障人群观看电影。通过这些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和交流。政府应鼓励电影制作公司制作更多针对视听残障人群的电影,提高电影的质量和内容。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电影制作公司为视听残障人群制作电影。
三是引进国外优秀电影。引进国外优秀的针对视听残障人群的电影,丰富国内的电影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字幕翻译配音、音频描述制作等方式,将国外优秀电影制作成适合国内视听残障人群观看的版本。
提高观影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观影服务人员培训。对农村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如何操作观影辅助设备、如何为视听残障人群提供服务和帮助、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等。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手语、盲文、辅助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工作人员主动与视听残障人群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他们在观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可以建立反馈机制,让视听残障人群对观影服务进行评价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培养一批专业的电影讲解员和手语翻译员。电影讲解员可以在电影播放前为视障人群介绍电影的背景、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手语翻译员可以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为听障人群翻译对话和情节,确保他们能够完整地欣赏电影。
二是提供个性化观影服务。为视听残障人群提供预约观影服务。他们可以提前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预约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影场次和座位,并告知工作人员自己的特殊需求。电影院可以根据预约情况,提前做好准备,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视听残障人群,可以提供上门观影服务。电影院可以与当地的残疾人机构合作,将电影设备和服务送到他们家中,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电影带来的乐趣。开展特殊场次的观影活动。例如,可以组织视障人群专场、听障人群专场等,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调整观影辅助设备和服务内容,让他们能够更加舒适地观看电影。
加强社会宣传与关注
一是提高社会对视听残障人群观影需求的关注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视听残障人群的观影需求和困难,提高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和理解度。可以制作专题节目、纪录片等,展示他们在观影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引起社会的共鸣。举办电影公益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共同关注视听残障人群的观影需求。活动可以包括电影放映、捐赠观影辅助设备、志愿服务等内容,营造关爱视听残障人群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满足视听残障人群观影需求的行动中来。企业可以通过捐赠资金、设备、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农村电影院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支持。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电影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丰富视听残障人群的文化生活。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引进适合视听残障人群的电影制作技术、观影辅助设备和服务模式。可以与国外的电影机构、残疾人组织等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动视听残障人群观影服务的发展。参加国际电影展览和交流活动,展示中国在满足视听残障人群观影需求方面的成果和经验。通过国际交流,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国内的观影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国际间的电影文化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的适合视听残障人群观看的电影,同时也将中国的优秀电影推向国际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视听残障人群的文化生活和需求。
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树立一批关心和支持视听残障人群观影生活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为视听残障人群服务的工作中来。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大对视听残章人群文化服务的投入,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促进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作者为中国盲文出版社有声音像事业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