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丽) 在党领导中国文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奋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一座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文艺事业锚定价值航向,擘画宏伟蓝图,经过不断丰富发展,最终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
十年来,中国电影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强有力的指引下,在总书记和党中央念兹在兹的关心下,于改革中成长、竞争中壮大,在电影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电影不断完善创作生产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在具体组织实践与相关视野拓展方面,注入改革动力的中国电影展现出跨越式跃迁的发展态势,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这其中,《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系列作品,党史题材电影作品《1921》《信仰者》《悬崖之上》《古田军号》等,通过平民化的视角、类型叙事以及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军事动作类型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志愿军:存亡之战》《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战狼》《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血战湘江》《长空之王》等,贯穿反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主旋律,在努力在灌注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同时,展现艺术的真实意义。
十年间,温暖现实主义创作拨动观众心弦。《十八洞村》《守岛人》《攀登者》《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穿过寒冬拥抱你》《孤注一掷》《第二十条》《奇迹·笨小孩》《人生大事》《妈妈!》《我爱你!》《保你平安》《逆行人生》《云边有个小卖部》《我们一起摇太阳》等,紧扣时代主题和经济社会发展脉博,反映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赢得广泛关注。
类型化多样化创作赋予市场活力。《唐人街探案》系列、《消失的她》《你好,李焕英》《满江红》《抓娃娃》等影片为中国商业类型片探索提供了新的借鉴;《地久天长》《宇宙探索编辑部》《爱情神话》《白塔之光》等影片滋养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远去的牧歌》《海的尽头是草原》《雪豹》等影片拓宽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表现视域;《里斯本丸沉没》《二十二》《喜马拉雅天梯》等纪录电影体现出作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优质IP品牌系列化稳固市场赢得观众。《长津湖》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熊出没》系列、《西游记》系列、《飞驰人生》系列、《白蛇》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误杀》系列等注重创作连续性与完整性的系列化作品,注重长远布局规划,全产业链、全媒介化经营品牌建设。
高工业科技影片强力拉升观影体验。科幻类型电影作品《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等,凭借完整未来世界观、更高工业水准和美学追求,以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收获了观众的喜爱;奇幻类型电影作品《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异人之下》《刺杀小说家》等,将想象力与东方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视觉和审美体验;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雄狮少年》《深海》《落凡尘》《茶啊二中》等,通过艺术与技术“双轮驱动”,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伴随着电影创作的繁荣,电影产业各项数据指标增长明显。2013年电影市场年票房218亿元,2023年票房达549.2亿元;2013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约7.8亿元,2024年这一数字突破80亿元。截至2023年底,全国银幕总数86310块,与2013年底1.8万多块相比增幅超3倍。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阶段性成果显示,2015年至2016年观众年度满意度均值为81.1分,2021年到2024年8月份观众年度满意度均值为85.1分,上涨了4分。2015年,全年共18部影片得分超80分,2023年增长至64部;今年截至8月底,超80分影片数量达48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人聚焦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伟大历程与辉煌成就,展现人民群众奋斗创业、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共同助力电影事业在新时代再攀高峰。(详见第4-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