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9日-22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携手香奈儿支持青葱计划助力中国电影积蓄青年创作力量,双方共同启动2024年青葱计划“成为导演之前——电影的现实与虚构”电影大师班及影展系列活动,聚焦电影创作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关系,助力中国电影和青年创作者。
9月20日,青葱计划“成为导演之前——电影的现实与虚构”主题影展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小西天店)开幕。开幕论坛邀请到了李少红、王红卫、马可·穆勒、是枝裕和、张艾嘉以及戴锦华多位资深创作者参加,从导演、制片、编剧、演员、学者等领域涵盖电影不同维度来探索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与“虚构”的流变与趋势。
李少红表达了当下许多年轻创作者对于“电影的现实与虚构”话题的关注,他们渴望了解现实和虚构与当下电影讲述之间的关系,并且想要了解怎么能够把握和拿捏两者关系。她表示,创作者应当逐渐跟随时代的变化,发掘当下表现的能力和虚实的关系,以及非虚构叙事的运用。
王红卫在分享对于“电影的现实与虚构”的看法时举例了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他提到这部影片中大家看到的几乎每一场戏,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是被设计出来的、被捕捉出来的、被训练出来的、被剪辑出来的。“并不是一个导演扛起机器,找一些素人拍,再剪出来就是纪录片,也并不是把纪录片改一改就能改成剧情片,相反,需要很严肃地去对待这两个概念。”
马可·穆勒针对“电影的现实与虚构”提炼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虚构的总是借鉴现实和纪录片的方式,而纪录片则借用虚构的故事结构。一些电影制作人创作出千变万化的作品,在每部电影中发明一种与叙事、纪录片或虚构的项目一致的姿态。
是枝裕和分享了自己在拍摄《下一站,天国》《无人知晓》以及《小偷家族》这些影片的幕后故事。对于“电影的现实与虚构”这个话题,他表示,“拍摄纪录片是没有办法拍到人内心真正的想法,摄像机既不是第一人称,也不是第三人称,其实是第二人称,是我和你的关系。即便是拍摄纪录片,拍摄的也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
张艾嘉则从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多重角度分享了电影拍摄中的独特体验。她提到拍电影的时候,在现场能够等到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而拍电影为什么让那么多人着迷,是因为在现场,某个时刻自然生发的想法可能会是最好的,但这不一定是原来剧本上的内容。
戴锦华从文艺评论的角度重新定义了“电影的现实与虚构”,她认为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虚构,是一种叙事的形态。
据悉,2024青葱计划“成为导演之前——电影的现实与虚构”主题影展分为“大师重温单元”和“青葱聚焦单元”,包含开幕影片《步履不停》以及《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何处生长》《老枪》《小白船》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共六部电影作品。六部电影,六个“世界”,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故事都满含影人们创作中的情感,也带来了现实与虚构的新的思考。
(杜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