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理论话语体系、塑造政党形象的重要载体。延安时期的电影艺术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革命文化的影像书写,形成了影像与宣传相统一、艺术与政治相统一、形象与内涵相统一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与革命图谱。延安电影团是人民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和践行者,在其深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深刻把握延安时期电影艺术的特征实质,促进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形象构建、重塑与传播。
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在延安时期电影艺术中的显著特征
作为延安电影艺术的核心描述对象,对中国共产党形象描述的初心旨在以电影艺术的形式宣传抗战、鼓舞人心和启发民智。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展现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革命形象。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既肩负着抗战胜利的历史重任,又肩负着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伟大使命,已然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成为中国革命的未来与前途。在这一时期的电影艺术创造中,就深刻反映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主题。在艺术作品《延安与八路军》中,既有全国各地有为青年奔赴延安的艰辛历程,也有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先进形象,还有人民军队英勇无畏抗击日寇的战斗场景,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同一性。质言之,这些电影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实质,真实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历史画卷。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意愿高度一致。延安时期的电影艺术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叙事对象,注重关注人民、动员人民、述说人民,强调满足人民的意愿。延安时期电影艺术叙事对象的核心是人民,强调关注人民、动员人民、述说人民,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同向而行。一是反映了人民的精神面貌。《九一扩大运动会》生动地描绘了1942年9月陕甘宁边区举办首届运动会的盛况。这场盛会不仅包含了田径、球类、游泳等多种体育项目,还充分展示了当时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况。二是反映了文艺与人民的联系。《春节秧歌活动》主要讲述了文艺界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表现出党的目标与人民的期望是高度一致的,共同致力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现实场景。此外,延安电影团拍摄的众多作品,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意愿的同向性,使人民意愿与党的使命合二为一,形成巨大的历史推动力,充分发挥文艺的动员作用。
延安时期影视化塑造对新时代党的形象建构的时代价值
延安时期的电影艺术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朴素的话语形象,强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力量。尽管延安电影团存在时间不长,却在当时艰苦环境中保留了缔造人民革命事业和反映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就的真实档案。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电影艺术领域的领导、坚持重视人才培养、坚持发扬创新精神,既是延安时期电影艺术的精髓实质,也对新时代塑造党的形象提供了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与传播媒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电影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始终坚定地维护党的领导是贯穿延安电影团发展的一条红线。一方面,在持续深化对党的策略和路线的学习中,延安电影团逐步明确了其历史定位与历史作用,从而确立了一条坚实明确的政治道路。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电影艺术的政治立场愈加明确;另一方面,延安电影团坚持将党的方针政策与电影艺术有机统一起来,增强了党的政治影响、塑造了党的政治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产业发展中,“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新时代的电影艺术工作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也要把党的领导作为电影表达的艺术自觉,不仅要在组织上体现党的领导,更要在意识形态上凸显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
坚持注重人才培养。注重人才培养既是电影艺术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延安时期电影艺术发展的宝贵经验。为了满足根据地对文艺人才的需要,以期迎接革命战争发展的胜利形势,在1944年至1946年期间开展了两期艺术人才培训班。为新中国继续发展电影艺术事业继续储备了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新时代的电影艺术发展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既要做到运用中国语言讲出中国故事,也要能够掌握世界电影的发展动态。
坚持发扬创新精神。创新是延安电影艺术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文艺创新精神的鲜活范例。首先,延安电影团在电影艺术创作上更加倾向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明确了电影艺术的核心主题是“为人民服务”。其次,延安电影团在电影艺术创作中有效借鉴和吸收了地方特色,既注重对西方电影理论的先进经验加以辩证吸收,又强调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手法加以继承创新,从而在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构建上实现了内部的协调统一。最后,在探索中发展了电影语言的构建。延安电影团以创新精神作为精神指引,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将党和人民的关系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充分展现了根据地军民平等一致、民主一致、信念一致的坚强意志,塑造了一个个光辉而又鲜活的革命人物,歌颂了党的精神力量,形成了独特的延安精神。
(作者系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