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举办题为“奋楫笃行与蓄势薄发:2024暑期档电影研讨会”的第53期、54期影视大讲堂。本期大讲堂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常务副会长张卫,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孙承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电影艺术》杂志主编谭政,影视网络评论家李星文,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孙萌、编审类成云、助理研究员董克非为嘉宾。围绕2024年暑期档的行业新趋势、市场新样态、观众新需求展开讨论,深入分析暑期档的电影艺术嬗变轨迹、类型电影发展趋势和内容生产格局。本次大讲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储双月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做学术总结。
尹鸿认为,年暑期档供给的影片从形态、风格和类型定位来看,非常丰富多样。但在作品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他表示,文娱的分流、缺乏能够带动起市场大盘的电影,影片影院性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尹鸿建议,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当下,创作者要更加注重极致感,同时把握好影片的定位。
在饶曙光看来,不能简单地以票房论英雄,“今年我们的电影创作出现了很多特点和亮点。比如《解密》对于传统红色主题电影、谍战电影的类型化拓展;像《逆行人生》这样的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对于社会底层的生存境况的关注,是我们电影人应该有的创作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走走停停》《从21世纪安全撤离》和儿童片《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都给我们带来了创作上新的进步,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张卫通过对暑期档的观察发现,从票房分布上,喜剧依旧是最受欢迎的类型,类型电影是电影观众的常规主食,动漫依然是暑期档观众的最爱,“供给侧把一批动漫片放进来,确实取得了好成绩。”
孙承健表示,暑期档体现出了中国电影更加多元的发展取向,现实题材、传统题材,悬疑、玄幻、动画、甚至是小成本的艺术片等等,争奇斗艳。同时,总体票房收益与行业期许有一定差异,“当下的中国电影观众如何定位;现实主义题材如何拍,中小成本的艺术电影如何坚守,中国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实现,并且,面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当下新技术革命与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我们将如何思考电影,如何定位电影,都是中国电影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索亚斌认为,暑期档的表现应该引发行业重视,要思考如何能够贴近年轻人的观念和他们的表达方式,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避免“爹味说教”,尽量纯粹一点,贴近年轻人的想法。”像影片《解密》的讲述是更有策略的,它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平衡拿捏得不错,但是问题是年轻的观众能不能接受。《抓娃娃》作为唯一的一部爆款,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共鸣,是因为我们可能所有人都是电影中的那个孩子,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缩影。”
谭政认为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不断创新,出现了超能力电影;主流商业电影中叙事形态的探索;科幻电影继续拓展;人工智能侵入电影叙事,动漫电影不断推出优秀作品成为市场主力之一等五点创新之处。
李星文表示,希望电影行业或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干预与电影相关的网络暴力,保护电影创作者及作品,同时电影从业人员应调整心理,接受现状,抓住危险中的机遇。
孙萌认为暑期档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类型电影创作丰富,题材多样,满足了多层次观众的需求。二是,引进片表现亮眼,尤其是《异形:夺命舰》与《姥姥的外孙》。三是,一些电影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反映民众的遭际及其内心世界,呼唤关爱、希望、理解与救赎的主题,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赵卫防在总结中表示,行业应当看到舆情对于电影的伤害。对于网络舆情,理论评论界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应该有自己的思考。他还认为暑期档的关键就是类型,要真正地营造类型元素,“像《抓娃娃》《默杀》等影片确实做到了认真地营造类型,在叙事层面严格地按照类型规范来做,但也有一些类型片较多进行了文艺范儿的注入,类型片如何与文艺嫁接,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