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进入互联网新媒介时代后,青少年成为艺术作品的受众主体,他们对虚拟、架空、超现实的喜爱,使得文化消费中对需要更多想象力发挥的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急速增加。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提出“想象力消费”这一理论命题,立足中国影视行业现实,对电影“想象力消费”的创作现象、新模式和新文化进行探析和理论总结,重新探寻影像与现实、影像与人主体之本体论的关系,推动电影观念和电影理论的新变。
“想象力消费”理论自提出至今,学界已有150余篇相关文章,探讨与争鸣如应斯响、源源不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今年3月付梓出版,陈旭光、张明浩主编的《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争鸣集》精选了自提出至今约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并在编排上遵循专著的体例和逻辑,划分了“理论前史:缘起与历程”“理论的本体建构”“理论的跨学科建构”“理论的争鸣探讨”和“理论的批评化实践”五个板块。精选本具有一定体系性,通过系统梳理“想象力消费”理论从缘起到争鸣、发展的整个历程,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该理论的阶段性成果及意义,促进理论的研讨与深化。
关于“想象力消费”理论为何生成、从何而来的问题,陈旭光在该书第一辑中,从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向谈起,提出在如今平民化、大众化、多元化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一种颠覆以往艺术所恪守的“真实性”原则的“后假定性”美学正在崛起。而后,陈旭光又结合中国电影的现实境遇,呼吁中国电影让超验的更超验、经验的更经验,走类型化道路,并在《关于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为中国“幻想电影”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之道。第一辑最后,陈旭光从电影工业美学的角度,分析了《流浪地球》与《疯狂的外星人》这两部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构思、价值定位、生产运作及结果,认为这两部电影共同引领着“想象力消费”时代的登临。综上,陈旭光通过该书第一辑的四篇代表性文章,阐释了“想象力消费”理论的缘起,同时也初步展现出该理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自觉。
该书第二辑以“理论的本体建构”为主旨,首先对“想象力消费”进行定义,分别阐述了艺术理论、文学理论以及电影中“想象力”的含义,并进一步探讨了电影想象力的实质,总结出互联网时代电影“想象力消费”的四种模式。同时,通过论述“想象力消费”理论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关系,明确了该理论接中国“地气”、贯通中国传统且开放包容、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学科交叉性与融合的特点及理论建构原则。阐明以上问题后,第二辑的后三篇文章,则深入论述了“想象力消费”的现实依据、美学特质、实现路径等多个层面,并论证出“想象力消费”具有艺术审美功能、文化经济功能、青少年“重新部落化”与意识形态再生产功能,凸显出“想象力消费”在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与融合方面的功能性和目的性。
针对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具有学科交叉性的特点,该书第三辑《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文化批评的延伸和转向》一文便探讨了“想象力消费”理论在文化批评方面的双重转向,一重是心理学的拓展和消费经济学的跨界,另一重是文化经济学转向,昭示了“想象力消费”理论不仅能在电影创作和批评中发挥其优势,未来也能在社会心理、媒介融合、大众文化等领域,开辟出独特坚实的话语阵地。秉承经世致用的务实原则,本辑还针对不同作品类型,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建构和分支搭建,深入探讨了中国科幻电影、中国魔幻电影、影游融合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问题,角度涉及叙事(情节、人物等)、视觉呈现(空间、人物造型、影调等)、价值观念,以及技术美学、导演思维等,还深入到影像与现实的关系,乃至对艺术的目的与本质的思考。而在研究方法及意义方面,学者们不仅立足作品案例本身,融通艺术学与经济学,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论创新,赋能艺术生产与产业发展,更在电影史与电影理论渊源方面进行了追溯,为该理论的建构寻求学术史依据。
在厘清“想象力消费”理论的缘起与发展历程、本体建构和跨学科建构后,第四辑适时精选了六篇争鸣文章,多角度多层面为理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的创新点在于对该理论的四个“内生变量”做了深入分析,考察了电影风格、电影科技、电影与观众、电影与文化发展态势四个维度;《想象力消费视野下的科幻电影》运用“想象力消费”理论,从社会层面、产品层面和运营层面考察了当下我国科幻电影的定位和走向;《“飞离在场”:当下中国电影的想象力消费》从“想象”一词切入,对想象了什么、为什么想象、如何想象展开了深入思考,提出当下中国电影需要通过蒙太奇产生创造性的想象力;《电影想象力消费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考察》则针对“想象力+消费”组合概念,研究了“想象力”作为文化资本的形态、功能等,并将电影想象力上升至国家文化资本的宏观层面;《想象力消费:电影工业美学的延伸》提出中国当下影视的“想象力转型”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电影工业美学视阈下对“想象力消费”理论的前提、内容、面向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思考;《数字时代电影想象的转型与想象力消费》聚焦于数字时代的电影想象力问题,对电影媒介想象力的独特性,电影本体之变的影响,以及介入创作的人工智能与电影创作者的关系,均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凡此种种,对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的扩容、建构,与当下电影生产实践,都起到了正向催化作用,同时体现出当下电影学界学者们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理念。
陈旭光对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的愿景之一,便是期望该理论能够通过跨学科的方法论创新,以方法带动观念和研究范式,撬动某种理论批评结构并促进其范式“革命”,促使中国本土性理论话语和体系建构紧跟新时代,结合具体实践,避免“隔靴搔痒”,消解脱离经验的“结构性阐释危机”。该书第五辑运用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对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各阶段“想象力消费”电影案例展开了深刻的分析与探讨,涉及面包括但不限于“想象力电影”的假定性结构、寓言性、制作的工业流程、世界观建构、“想象力”的层级等,由此总结提炼对中国电影的启示,凸显了该理论的现实针对性与务实性。
20世纪初,鲁迅先生对民族文化未来做出了殷殷展望:“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从某种角度看,“想象力消费”理论贯通中国传统,且具有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对当下中国社会和文化怀有切身体认,对国内外新兴学术思潮也保持着敏锐观察,正是对这种文化理想的呼应。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话语体系,是建设“中国学派”和“中国电影学派”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的融合与互补,有效阐释新作品和新现象,最终推动中国电影强国建设。
《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争鸣集》一书的编纂与问世,呈现了该理论丰硕、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彰显出新媒介时代电影研究的新格局。未来,我们也将持续迎来该理论的迭代与拓展,以理论批评也是一种独特的生产力的方式,推动、见证中国电影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