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教育工作对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负有教育和引导责任。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力量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是加强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安徽曾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八皖大地上,红色历史革命遗迹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利用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为高校党建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新时代下,新媒体蓬勃发展,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建教育工作。
依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加强高校党建意识形态建设
高校党建意识形态建设直接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关键问题。高校党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依据,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目标和方向与红色文化资源所体现的意识形态一致。加强高校党建意识形态建设,首先必须坚持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探究红色文化资源会发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过程便是中共党人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与高校党建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一脉相承。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是重要的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瑶岗1949》是一部反映渡江精神革命历史题材的安徽本土故事影片,高校可以组织师生观看影片、参观基地,进而进一步了解渡江战役历史;利用校园广播对渡江战役历史和人物故事进行介绍和讲解;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发起话题讨论活动,邀请师生发表电影观后感悟、基地参观感想,形成互动和共鸣。
依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加强高校党建优良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建中的基础工程,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高校作风建设体现高校精神面貌,影响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培养高校党风、校风、学风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因此,要深入挖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价值,并将其融入高校党建作风建设。其中,大别山精神内涵包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为此,高校可以组织师生观看电影《浴血大别山》,电影主要讲述了公安局的战士们为完成任务全部壮烈牺牲的故事。观影之后师生可以总结电影中战士和革命党人表现出的优良作风,组织师生讨论如何将优良作风应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与优化,借助学校官网予以推广,营造全校共建优良作风的良好氛围。
依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提升高校党建政治核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联系高校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团结、带领、组织各党员落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组织力。因此,要充分挖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发挥高校党建政治核心作用。高校可以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引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加深高校基层党组织人员对党的认识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领悟红色精神和品质,进而铸牢信仰之基,厚植红色情怀,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柯村风云》是以皖南地区革命斗争“柯村暴动”为故事背景而创作的一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高校可以在“三会一课”上播放《柯村风云》,在影片放映结束之后组织观影者讨论这次革命行动成功的原因和意义,及其对高校党建的借鉴意义。同时,高校可以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共建红色文化资源库,共享红色文化资源,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经验,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依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提升高校党建政治工作水平
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极为必要。想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正确的价值观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指引作用,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校党建政治工作水平。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引入新媒体教学,播放红色文化电影。如电影《赤光》是依据革命文学先驱蒋光慈的生平而改编的微电影,讲述了蒋光慈创作《少年漂泊者》的经历。电影中,蒋光慈直面黑暗、勇于斗争,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赤子情怀值得每个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蒋光慈的小说《少年漂泊者》,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参观游览,寻迹博物馆中蒋光慈更多的事迹和作品。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的宝贵资源。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建教育工作,可以丰富党建教育工作素材,盘活党建教育工作水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党建意识形态建设、提升高校党建政治核心作用、提升高校党建政治工作水平,切实提升高校党建教育工作质量。
(作者系蚌埠学院讲师)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视角下高校红色教育创新路径研究——以蚌埠学院数理学院为例》(编号:SK2021A072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