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艺工作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发行业间的深度对话与合作,构建一个整合产学研“三位一体”新模式的新时代电影发展平台,以此推动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设置了“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系列学术活动。“北京策划·主题论坛”以四场“核心论坛”、三场“电影大师班”和三场“电影专题论坛”的形式展开。议题覆盖了电影创作、电影产业、技术革新、电影融资、表演艺术、理论研究等方面。审视中国电影近年来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当今电影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赋能电影强国建设。
▶ 机遇与挑战:
探讨电影产业发展与资本合作
探索科技前沿,提升国际视野,赋能电影产业。“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特别策划四场电影艺术与技术论坛。汇聚国内外优秀电影人,业内领袖与跨界专家,共同讨论新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新机遇,聚焦科技迭代对电影制作的助力,以及电影项目融资等议题,旨在探索找寻产业、创作和技术之间的交汇,为讲好中国“故事”打开多元化的创作之路。
2024年4月21日上午,第十四届北京策划·主题论坛“产业论坛:电影产业变局下的立与破”举行,卡西修斯·罗萨、余俊生、宋智勤、黄晓伟致辞。参加论坛的嘉宾有朱娜、傅若清、卡梅隆·贝利、库尔特·瑞德、孟丹青、黄建新、陈冲、龚宇、王长田等。此次论坛围绕着“AI背景下电影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与会嘉宾一致认为,AI技术能够为电影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提高制作的效率。但电影创作者独特的创意仍然不可或缺。让AI技术与电影创意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关系,相互促成,协同并进,促进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月22日上午,在“投融资论坛:电影投融资的突破与跨越”上,余俊生、张丕民、霍学文致辞,于冬、应旭珺、王易冰、赵方、张末、戴炜以及来自知名影视投资机构、制片机构、影视企业的代表等参加。论坛中,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冬表示成功的电影要有最重要的两个特点:要么出众,要么“出圈”。他强调电影公司应勇于承担大片制作,敢于打造独特风格的影片。他呼吁金融机构通过降准降息、贴息贷款等方式,帮助电影产业修养生息,渡过最为重要的难关。王易冰认为,电影产品的非标准化、非可度量化是导致年轻创作者融资困难的两大原因。他建议建立有效形成的项目管理生产标准,以改善这一状况。应旭珺着眼于全球电影产业,她认为合拍片大有可为。她提到,传统的合拍片是与国外公司合作,制作具有国际化元素、具备可全球化传播内容的英语大片,其回收方式更加多样,风险性更低,稳定性更高。赵方为解决融资难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她强调要重视除票房之外的衍生产品、主题乐园等其他渠道的收入。另一方面,她主张要学会平摊风险,从风险高的单片投资转向导演系列作品的整体投资,既是对投资安全的一种保障,又是对导演创作的极大支持。此外,她还建议创造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机制,成立起政府信任的第三方民间完片担保机构。
▶ 人性与技术:
人工智能助力电影产业变革
论坛上,专家强调电影创作者需紧跟时代,联系观众,创作多样化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注重跨文化交流,以促进中国电影艺术的繁荣。技术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介入,正在推动电影创作进入一个新时代,为创作者和观众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新体验。
4月21日下午,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创作论坛:电影创作的高质量与多元化”在北京郎园Station举办。讨论内容集中在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步,电影创作中的人民性,以及如何深化与观众的联系、电影生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包括不同类型的电影供给和创新、电影创作者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以及如何挖掘和表达人类共同情感等方面。霍志静、孙向辉致辞。参与圆桌对谈的嘉宾有焦雄屏、陈宇、董润年、刘伟强、娜丁·拉巴基、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于洲。众多嘉宾都强调了创作与观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来自黎巴嫩的导演娜丁·拉巴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她以《何以为家》的儿童故事为例,要想发出来自人民的声音,就要体验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处境和想法。陈宇与董润年也表示创作过程是一个寻找贴近普通观众、与个体产生紧密连接的过程。
电影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语言,如何促进“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也是国内电影创作者的责任。于洲认为以动画电影的形式融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宝藏是很好的方式。焦雄屏认为,推动华语电影在国际上传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是需要双方有足够的文化理解和语言质量。将中国特有的人物形象转化为全球通用的文化符号是至关重要的。导演刘伟强结合他在香港和内地合拍片的经验认为,通过“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才是拍出动人故事的关键。与会嘉宾讨论了真实性对电影创作者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电影形式的期待和畅想。
4月24日下午,在“技术论坛:数字化高新科技赋能电影生产与发展”举行,毕江、张小梅致辞。参与对谈的嘉宾有尹鸿、黄铁军、王红卫、马平、凯斯·范奥斯特鲁姆、潘天鸿、田丰、图拉古、夏斯宇、陈旭光。海内外电影从业者与电影学者从影视技术各个方面论坛的讨论集中在人工智能和虚拟拍摄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各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电影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见解,讨论了技术在电影工业转型和美学创意中的实际应用。该场论坛的圆桌讨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注于电影技术各个方面,围绕业内专家在电影创新及其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潘天鸿认为,虚拟拍摄解决了具体的问题,例如对整个场景的光照有更细致的掌握,省去了后期制作的很多步骤。但是虚拟拍摄还是需要大量数字资产的搭建,而大部分剧组在前期开拍时难以准备好所有资产。他认为,未来的虚拟拍摄将分为两类,LED幕墙和绿幕。
人工智能也引发了学者与从业者的隐忧,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技术仍无法取代创作者的地位,尹鸿认为,所有的电影技术服务于三种功能,降本、增效、赋能,而人工智能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需求。他表示,技术会推动审美水涨船高的升级,但永远都会有作者性与个人化审美的存在空间。如果美学完全可以被技术替代,美学也不会存在。王红卫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部分人类工作,但是能否成为艺术家则是另一个问题。创作者的作者性和主体性应该保持下去。凯斯·范奥斯特鲁姆提醒创作者,永远要作为创意者去思考,而不是作为技术的工具。
▶ 时代与自我:
探讨当代电影创作的多面性
本届三场北影节“电影大师班”,分别由华语演员、导演、编剧陈冲,塞尔维亚导演、编剧、演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与中国香港导演、监制许鞍华主讲,从思想、技法、风格三个方面,充分展示其电影之路,力求为广大业内外人士带来启迪。
4月24日上午,许鞍华首先开讲。她围绕“女性独立影人的创作长路”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女性视角与性别思考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许鞍华和文晏分享了各自的创作体验和见解,表示电影不仅是叙事,更是导演个人观点和情感的体现。讨论中还反思了电影的本质,认为电影应当忠实于导演的感觉和观点。
4月25日下午,第二场大师班由陈冲主讲,冯小刚对谈。讨论中,陈冲分享了自己在塑造角色时的方法论,强调了细节的处理。尤其是对语言和造型的重视,以及塑造角色独特性的努力。此外,陈冲认为“母性”作为女性特有的力量,这种力量包括慈悲、忍耐和韧性。陈冲提出,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往往显得单一,应该将女性呈现为复杂完整的个体,既有缺点也有优点,才是真正的女性电影。
4月25日下午,第三场大师班由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主讲,黄建新和余华对谈,李铭韬主持。谈话聚焦于“国族史诗与心灵奇迹”主题,回顾其四十多年的电影创作历程,剖析时代与社会对创作的影响。库斯图里卡回忆了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强调作为艺术家的区分能力是进入艺术世界的第一步。作家余华评价他的作品如同莎士比亚和契诃夫的灵魂交汇,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烙印。黄建新则谈及个人作品与历史时代的联系,认为导演应真诚地反映所经历的一切。活动结束时,库斯图里卡分享了他的自传体回忆录《我身在历史何处》,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对历史的回顾。
本届北影节的举办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与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的双重重要时刻,赋予了这一盛会更深远的历史和国际意义。本届电影节通过大师论坛、核心论坛、专题论坛三个主要板块,开展了多场从艺术、技术、产业三个层面深入探讨的学术活动,全面彰显了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使命担当。论坛凸显了当今中国电影面临的三个核心命题:一是包容性,在电影创作中广泛吸纳各方智慧,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创作边界,推动电影产业的多元发展。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在技术革新和创作理念上的开放和包容,更展示了其在全球文化语境中的创新精神和前沿姿态。二是主体性,坚持创作者的独立思考与创造力,持续培育原创精神,努力打造更具个性和魅力的电影作品。中国电影正通过坚守主体性,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以独特的文化表达和艺术风格赢得国际声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全球电影文化,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电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电影不仅在世界影坛树立了自身的地位,更积极参与到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展示了大国文化自信和担当。此次盛会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并在各大平台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和高度关注,传播效应显著。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活力与潜力,更为电影文化的传播和国际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升。通过这一盛会,中国电影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肩负起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全球文化多样性贡献力量。此次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去十年中国电影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规划,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更加辉煌的蓝图,昭示了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李铭韬,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博导;李慕涵,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徐简凡,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