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体现出民族的审美品格和审美理想,诠释了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近年来,伴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深入,秉承华夏文化之精髓的戏曲在教育方面的路径也有了新的方向。戏曲教育作为培养戏曲人才、繁荣戏曲艺术的重要途径,理应在美育教育中找到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价值定位。通过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实践革新等方式推动戏曲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深刻转型,进而不断铸就中国特色艺术教育新辉煌。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融合历史、文学、音乐、舞蹈和表演等丰富的艺术元素,充分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文化强国背景下,戏曲不仅是表演艺术,更是传播文化和历史的媒介。我国戏曲教育作为培养戏曲人才的摇篮,强调帮助学生掌握精湛的戏曲表演技巧,使学生在深刻感悟和理解戏曲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主动担负传承戏曲艺术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戏曲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不仅可向世界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而且可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影响力。
根植中华戏曲文化,
更新戏曲教育内容
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拥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剧种类型,其中包括昆曲、秦腔、黄梅戏等诸多经典剧种。每一种戏曲都记录着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积淀着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为戏曲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灵感。因此,文化强国背景下,戏曲教育工作者应根植中华戏曲文化,更新戏曲教育内容。一方面,历史与理论的融合是戏曲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戏曲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关于中国戏曲历史文化的理论内容,包括戏曲艺术的变迁、各种戏曲流派的起源发展、戏曲作品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以及戏曲美学、表演艺术理论等,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戏曲历史,激发学生研究戏曲艺术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戏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慕课、视频教学网站等在线平台,收集戏曲课程、名家讲座、戏曲表演等视频资源,建设数字化戏曲档案库,推动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发展。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创新戏曲教育方式
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形式的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强国议题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宗旨。因此,戏曲教育工作者应综合运用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戏曲”的新形式,革新戏曲教育方式,实现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呈现。一方面,在戏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凭借多媒体图文并茂、直观立体等优势和虚拟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具象化呈现古代戏楼、戏曲妆造、戏曲表演等内容,创设具有历史真实感的虚拟戏曲舞台和环境,带领学生进入栩栩如生的“戏曲世界”,身临其境感受丰富多元的戏曲艺术。同时,利用《Sleep No More》这一环境沉入式的戏剧表演新形式,与当地剧团合作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戏曲表演中,感受戏曲氛围,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学生对于戏曲艺术的探索兴趣。另一方面,戏曲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戏曲爱好者社群,跨越时间与空间局限,使戏曲艺术触及更广泛的受众。学生通过分享、交流和互动,形成一个戏曲舆论场。不仅可增强戏曲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而且可推动中国戏曲文化走向世界,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加强社会协同合作,
革新戏曲教育实践
戏曲艺术讲究“练”,这不仅意味着学生要在基本功训练上下功夫,更要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真实的舞台上,实现“活学活用”。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地方戏曲演出剧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表演舞台。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可以让学生与身处地方的富平阿宫腔剧团合作,从《红梢林》等红色剧目中中感受家国情怀、从《王魁负义》等传统剧目中感受历史尺度下的伦理道德,让学生不仅从个人情感上还要技能上都有提升。同时,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文化演出活动观摩专业剧团的演出、参与后台制作或实习,了解戏曲艺术的实际操作和表演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进而促进戏曲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社区合作是拓宽戏曲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可与社区中的文化中心、图书馆或社区学院进行合作,举办“戏曲进社区”文艺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表演和后期、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为戏曲的延续,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尽一份力,进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背景下,我国戏曲教育已经从单一的艺术技能传授转变为一种全面的文化教育模式,除了秉承戏曲艺术的发扬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维新戏曲教育方式,大势所趋。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坚守优秀传统的同时,注重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使戏曲教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从而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讲师)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思政教育背景下富平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的实践模式研究——以阿宫腔为例”(项目编号:SGH23Q031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