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一些主旋律影视以“新主流”文化的姿态,在新观念、新技术的加持下,艺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不少作品有着经典化的潜力。宁敬武导演电影《觅渡》以其新颖的叙事方式、诗化的影像风格、别具一格的生命美学,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部有望成为“新经典”的电影。
《觅渡》以诗意风格和匠心精神,艺术化真实还原了早期中共领导人在风云激荡的特殊年代殊途同归的灿烂人生。与以往同类题材不同的是,《觅渡》更侧重于以细节、情节,甚至史料揭秘的方式挖掘人物的心灵史、成长史。
一、“生死之间并无大恐怖”。以往的主旋律题材或者革命题材影视剧,主角很容易给人以千人一面、脸谱化的印象。《觅渡》一片以瞿秋白被捕后回忆与恽代英、张太雷的交往和革命生涯作为叙事原点,以复线、跳转的灵动叙事方式,还原了一个大时代的很多重大事件,以及他与两位革命同仁的重要人生节点。片中三位主要人物个性迥异,张太雷是热烈的“红色”,恽代英是灿烂的“金色”,瞿秋白是忧郁的“灰色”,但这只是他们的性格色调,在为信仰舍生取义、慷慨赴死时却又毫无二致,他们的心灵是光明的,“生命之树常青”。在倒叙、插叙、交叉叙事中,导演不但清晰追溯了常州三杰的成长与革命生涯,他们彼此间的交往、交集,相识、相知和守望相助,还很好地还原了“知识分子”的出身与“革命家”职业的关系,同时重点交待了三位革命者的牺牲因由和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精神。影片中张太雷、瞿秋白在莫斯科街头奔跑赶会的矫健身影,常州三杰在不同的场景同样被罪恶的子弹夺走年轻生命的惨烈时刻,瞿秋白在奔赴刑场时寂静无声的影像处理,一帧帧镜头有如生与死的赞歌与挽歌。影片用了大量场景和细节渲染革命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生的眷恋,如原野、小草、鲜花、雏鸟、蜜蜂,这些“闲笔”既是怒放的生命,又暗指对自由的向往。在不露声色的隐喻和象征影像里,影片有着一种隐约的、静穆的宗教意味,这种意味让革命者的“形象真实”得到了强化,笔者认为,这种生命美学正是《觅渡》一片的难能可贵之处。生死之间有无大恐怖?生存还是毁灭?这类终极问题,影片中的常州三杰均以不屈的牺牲精神,以“大丈夫生而何欢,死有何惧”的姿态,以他们短暂的一生做出了解答。
二、“士不可以不弘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觅渡》一片,可以看作是一部“士”文化主题的影片。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时期有着先知先觉气质又以报国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士大夫气质,他们是志士、斗士,也是勇士、义士。影片并没有刻意强调这一点,但在场景选择、气氛烘托、复古着装等方面,又暗指了这一点。常州一地,自古人文底蕴深厚,常州三杰可谓是钟灵毓秀的一代俊才,他们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瞿秋白可以成为文学家、翻译家、大学者;张太雷可以成为外交家、大律师;恽代英十几岁就开始写文章,年纪轻轻就是名满天下的青年偶像。但生逢黑暗,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以天下为己任,希望摧毁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这正是“士”的意义所在。在尽忠还是尽孝上,他们选择了尽忠。影片中有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细节:张太雷有一次悄然归家探望母亲,进家门后,看见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劳作的背影,张太雷轻轻走过,跪在后面搂住母亲的肩膀,影片没有给出母亲的正面,只是有一句台词:“雷,是你回来了吗?”,导演这种节制叙事,带给观众反而是无尽的感动和心灵的冲击!
三、影片主创与电影题材皆是“别无选择”。影片片尾有两组照片在平行下滑,一组是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杨之华的真实照片,一组是演员定妆照。我们能看出四位实力派演员与历史人物的“神似之处”。世界上的水是相同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也是相通的,好的演员与他们扮演的角色灵魂也是相通的。一部影片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导演的艺术功力。《觅渡》导演兼编剧宁敬武,本身就是一位人文素养积累深厚的艺术家,好的电影与优秀的导演,彼此都别无选择。
这是一部真正以国际视野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影片。
(中国传媒大学专任研究员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