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觅渡》是一部拍得既凝重又很有韵味儿的作品,把写实与写意、壮美与优美、激情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饱含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觅渡》像是从岁月长河中随手掬起一捧又一捧的浪花,把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著名的“常州三杰”主要生平事迹巧妙交织在了一起。电影《觅渡》依靠独特而丰富的细节,凸显了多灾多难的中国社会中觉醒的先驱们在漫漫长夜中艰难的探索与寻觅,以致于“我以我血荐轩辕”,付出淋漓的鲜血与年轻生命的代价。
我个人尤其喜欢宁敬武导演的浪漫情怀和他对冷峻、严酷与血色历史生活的诗意表达。
首先是画面富有诗意。从开篇大俯瞰瞿秋白等被追捕的摇曳不安的竹林,到他被押送到福建长汀的江上竹筏,再到他的囚居生活,尤其是他最后的死,都拍得既有生活质感又充满诗情画意。瞿秋白身处囚室时,影片中多次出现那些在檐头、墙头和空中自由自在嬉戏、飞翔的小鸟和花丛中的蜜蜂等,很写意,很抒情,又极富象征意味,把瞿秋白“我能受天责,死于街市上的血战或是这监狱中,然而我的心灵却与地上的蚱蜢和天上的鸟儿更亲近”的非凡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结尾表现瞿秋白泰然就义的那几场戏,从他挥毫写下“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己忍伶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的绝命诗,到他行将步出大门时回眸与楼上窗内一直敬佩和同情他的宋希濂师长对视,还有他在重兵押解下走过街市时那些苦苦忙于生计的民众、衣衫褴褛的乞丐和惊怔且又充满惋惜之情的伶人,都含有很丰富的信息量。刑场的选择也很别致,那一大片金黄的成熟的麦海,那一大片绚丽得让人心醉的开满山野的黄花,那一只只在花丛间和蓝天下自由自在鸣啭与翱翔的小鸟,还有悠然游弋的蜜蜂、蝴蝶……都彰显出当年的中国虽暗无天日虽苦难无边但恰如瞿秋白的内心独白:“这世界于我依然非常美丽,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影片临近结尾处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华彩段落,包括在《国际歌》的袅袅余音中闪回“常州三杰”当年在觅渡桥上聚首,以及张太雷、恽代英牺牲的画面,都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电影《觅渡》中有不少台词也写得颇具哲理颇有诗意。当过导演的朋友都知道,饭桌、会议桌上的戏一般都比较难拍,拍好了非常不容易,因为人物的位置都相对固定,场面不好调度,摄影机的运动受限。但宁敬武导演却把“常州三杰”在酒馆中小聚的戏通过评品菜肴和各自讲述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以及朗诵恽代英的小诗拍得有滋有味儿,也特别有情趣。“……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们燃烧起来,烧掉一个古老的中国……”把这几位觅渡者、盗火者、在漫漫长夜中像丹柯一样掏出自己心脏为苦难大众照亮前行之路的壮烈情怀表现得自然而从容。而通过“磷”,又巧妙引出用雄黄酒服磷自杀的瞿秋白母亲,触动了秋白心事,从而让其独自离席步入院中,很自然地不露痕迹地更换了场景,很好地完成了一次场面调度。
影片中,有不少人物对话都饱含着哲理与诗意,像瞿秋白“人是不会死的,有时死是另一种活”,“如果有灵魂的话,我们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人如果没有灵魂的话,那这躯壳又有什么用!”“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从今天起我就要大休息了……”,以及他在上海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背诵普希金的诗和与张太雷聊天时引用罗莎.卢森堡的狱中诗句等等,都颇令人称道。
从总体上说,《觅渡》在艺术上是相当成功的,该片演员阵容整齐,饰演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三位年轻演员都很出色,尤其是充盈在影片中的浓浓的诗情,最让我喜欢。
朋友们,让我们记住电影《觅渡》吧,也记住“常州三杰”,记住片尾瞿秋白倒在鲜花丛中那首诗意盎然、声情并茂的女声独唱:“请大地为你倾斜,扶起你 偎依你,不可以倒下的你;让狂风掀起巨浪,扶起你 偎依你,不可以倒下的你!天与地 请给我重逢的消息,冰与火 我穿越生死靠近你,靠近你。我爱的人,归来吧!爱我的人,归来吧……”
(编剧、导演、原长春电影厂副厂长韩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