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今年暑期上映的电影《巧克力和酥油花》,是女导演陈颖心的处女作,影片从开始创作到面世前后长达14年。截至目前,这部以藏区高原和公路为背景、以两个懵懂少年的“伴我同行”为主题的影片,除了成功亮相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影展外,更是在一些国外的电影节上获得巨大好评,其中包括:第29届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2023尼泊尔国际电影节、2023瑞典马尔默国际儿童电影节、第11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等;另外,影片在2023年还收到美国威斯康辛电影节、比利时“Filemon”电影节和西班牙ImageIndia等电影节的邀请,均因疫情等特殊原因没能如愿参加。在国家电影局于2023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对我国电影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从“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国际发行网络”和“深化国际交流”等三个维度给出了纲领性指引。可喜的是,在电影人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一些影片陆续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舞台获得认可和荣誉,其中既有成熟导演类型化的商业电影,也包括了一些新锐导演的文艺作品。女导演陈颖心的《巧克力和酥油花》就是其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处女作作品。那么是什么让这样一部关注于儿童成长的、略显“青涩”的作品可以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展的认可呢?下面笔者就从此片的题材、创作动机、视听表达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题材:一个关于未来的思考
电影作为传播的重要载体,当我们面向国际社会的时候,讲什么内容要先于讲述方式。此片的题材是关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故事,影片通过两个分别来自城市和藏区的青少年几天的冒险之旅,呈现出了中国当今社会的一个片段,这些片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进一步呈现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态度,呈现出一个重要且深刻的话题:关于“未来”的思考。导演陈颖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巧克力代表都市文明,酥油花属于传统文化,这也像极了从前在都市里忙忙碌碌的我和高原上自在安乐的藏地人。而我更愿意从两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一条脚下觉醒的心路历程”。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知道,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比较受欢迎的是几类影片:首先是具有东方符号的功夫电影;其次是探索性的文艺片;当然更有近年展现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科幻片等。笔者认为,此片之所以可以获得那么多国际电影节展的认可、邀请甚至获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此片是一部关于青少年题材的影片。此类题材,有可能会成为我国在国际电影交流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因为很多人是在通过媒体、电影了解中国,他们不但想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他们更想了解中国下一代会是怎样的。
创作动机:关于梦想和自由的观察与反思
影片导演最初的创作灵感是朴实和真诚的。据了解,导演在构思此片的时候,她的女儿不到四岁,正处在学龄前的无忧无虑的时光。而面临孩子的未来,她从身边很多朋友的反馈中得到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焦虑。这些焦虑情绪来自方方面面,同时这些焦虑也开始影响到作为母亲的她。然而正是这些焦虑激发了这位女导演的创作欲望,她开始思考孩子的自由、孩子的梦想、孩子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寻找。一次西藏之旅又让她在路上得到更多的灵感。于是,寻找梦想的桑丹,渴望自由的唐宇,焦虑的父母,友善的旅途过客,从容的喇嘛和画师,辽阔壮美的高原景色,慢慢从她脑海浮现出来,而这些都是来自她对现实的观察、反思和提炼。那些令她的朋友焦虑的问题,她或许也会在未来面临到,而且未必能够得到解答,甚至她都没有在影片里给出一个答案。但是最重要的是,她在通过影片客观冷静的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些真实的存在,已经通过银幕的呈现,让观众感受到出一种令人感动的真诚: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导演,不美化、不回避、不忽略生活中难以避免的问题,甚至是有些敏感的问题,她在客观地呈现,她在深入思考和探寻本质。这种真实与真诚的创作动机,是创作者身上很宝贵的东西。这种真诚地呈现真实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它是会打动人的,是会打破意识形态的壁垒的。
叙事和国际化的视听元素
很多新晋导演的处女作影片往往在视听表达、叙事,以及人物塑造之间很难做到非常平衡,尤其在儿童电影的叙事上,更容易出现以成人俯视视角代替儿童的视角,而导演陈颖心的《巧克力和酥油花》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没有顾此失彼,她在以一个“平视”的视角在叙事,并使用了一些国际化的视听元素,这就让一部拍摄于青藏高原的关注儿童的影片摆脱了很多局限和刻板印象。在叙事上,影片舍弃复杂的叙事结构,以线性的“公路片”模式婉婉道来:桑丹的寻梦(学做酥油花)之旅是主线,旅途中与唐宇邂逅、结伴、争斗、和解,宛如九十年代经典影片《伴我同行》(Stand by Me)中的四个小伙伴;父母寻找唐宇是辅线,交替推进,矛盾逐渐升级,直到最后反思、和解。主线中的一对主要人物特点鲜明,他们的身上同时都具可爱与令人生怜之处:内心善良的唐宇映射了城市孩子如同困在网中的宠物,外表时尚自信,阳光可爱,内心却空虚自大;执着固执的桑丹则映射了边远乡村成长的孩子如同清澈见底的泉水,外表柔弱笨拙,略带稚气,内心却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执着到了倔强的地步。影片的叙事和视听语言都较为平实,也没有过多强调矛盾冲突和解决。在影片结尾,所有的和解是通过一组比较含蓄的动作或画面来完成的:融化的巧克力和酥油花,桑丹家中母亲逆光中的剪影,唐宇给爸爸盖上衣服,远处的雪山和溪流…… 这一切都会让人体会到家庭、家族、大自然以及传统文化这些深入中国人血液的精神基因。另外,此片在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原创电影配乐奖项,影片在电影配乐方面确实可圈可点:非洲鼓的鼓点儿,布鲁斯口琴,激情四射的电吉他和街舞,浪漫的钢琴、辽阔神秘的世界音乐……片中包含了那么丰富的音乐,却没有一点儿违和感。据电影音乐创作者黄勇介绍,在创作此片音乐时,他特意让自己十二岁正在学习音乐的女儿一起观看电影,并让她把最直接的感受用钢琴记录下来,所以,片中的一些音乐旋律正是来自于片中主角的同龄小观众。同龄人的共鸣,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让这样一部藏地拍摄的公路片具有无比鲜活生动的国际化元素。
面对于电影如何更好“走出去”的课题,很多专家从不同角度都给过很好的建议。比如一些民营影视公司提出过“培养国际买家、增加合拍”等策略;一些国企影视公司也提出过提升国际发行能力等措施。然而对于更多小公司的中小成本影片来说,是很难依靠高额投入和国际公关来吸引到国际市场关注的,尤其是对于观众青少题材的影片,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电影产业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也是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在产业的功能、结构、环境等各因素,优化其资源配置的一个系统化过程。“交流、交往、交易”是让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正常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主管部门一定可以在这些方面都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只有充分交流,才能突破彼此意识形态的壁垒;增加电影人、电影企业、媒体之间的交往,才能彼此了解对方的需求,了解不同市场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交易则是在了解和有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商业规则交换,互利互换。《巧克力和酥油花》是一部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的巨大空间,本文简要分析了在走向国际电影市场的一些经验,或许可以成为一些中低成本的面向青少儿童的影片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