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六年精心打磨的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问世一年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持续关注和热情讨论,海外观众特别是海外媒体朋友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审美观照与社会价值,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唤起了海内外朋友们珍视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英国专业摄影师协会主席缇姆·弗莱奇对制作方在电影中秉持的生态文明理念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热情充满敬意。
保加利亚《24小时报》记者帕夫莱塔·戴维多娃说:“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让我更加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我特别喜欢影片中的雪豹和牦牛,它们可爱又天真,我从动物身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这部影片提示人们关注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这些生灵创造一个更好的家园。”
智利普雷森萨通讯社导演阿尼巴尔·费雷斯说:“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着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全球性挑战。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义务,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为地球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真诚的赞誉和期许,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跟随牧民追寻雪豹足迹
雪豹,大型猫科动物,有着“雪山之王”的美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生活在高原雪线附近,并擅长在雪山岩石间隐藏,雪豹的踪迹极其难以寻觅。以雪豹为主题拍摄一组完整的图片,可谓是全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师梦寐以求的理想。对于中国电影工作者来说,能够创作一部以雪豹为主题的作品,更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的成功,殊为难得。我认为,这源于新时代以来中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事实一再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这一点,更为此震撼。
在三江源几位牧民摄影师日常的拍摄中,我们不仅看到大量雪豹资料,也获得了其他动物的珍贵资料。于是,我们萌生了一个念头,将这些资料连缀成一部反映雪豹及其周边生态的纪录电影。如果我们的努力得以成功,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雪豹为主题的纪录影片。影片以青海昂赛雪山之巅的一只母雪豹为核心,通过三位当地牧民——次丁、达杰和曲朋——跨越六年时间追踪拍摄雪豹种群的故事,互文式展现了藏族牧民家庭、雪豹家庭、藏狐家庭、藏棕熊家庭、斑头雁家庭、牦牛家庭、旱獭家庭的成长。于是,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雪豹的朋友们”:胖乎乎的鼠兔、“鬼马精灵”的藏狐宝宝、喜爱拍照的纵纹腹小鸮、“粗心大意”的斑头雁夫妇……他们憨态可掬,惹人喜爱,同雪豹一样,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银幕角色。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采用第三方视点,以三位牧民摄影师的语气、活泼的画风和诙谐的口吻将高原各种动物种群的生存状态娓娓道来。同时,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自然界食物链各环节的生死存亡予以近距离观察。比如,丧失捕猎能力的老年雄性雪豹有可能殒命于风雪,幼小的牦牛必须在族群的合力保护下才能免于豹口,等等。通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这部电影,跟随着摄影师们的脚步,大家可以沉浸式感受一场于高原之巅追寻雪豹足迹的奇妙之旅,也可以欣赏到许多中国影像史上极其罕见的雪豹镜头。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上映后,电影界、文艺评论界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编辑支菲娜认为,这部电影填补了中国乃至全球雪豹题材纪录电影的空白。雪豹这种美丽的猫科动物,是高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是名副其实的“雪山之王”。它们离群索居、行踪隐秘、警惕性高,即便当地的牧民也多有毕生难窥其踪影者。因此,将其摄入镜头并组成充足的素材,是极其考验创作者耐性和技巧的。她甚至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概念——“含豹量”。她认为,从影片“含豹量”之高可见其拍摄制作是无比艰辛的。长达六年的创作过程,是对制作团队“匠人精神”的一种锤炼,是团队对自然生态类纪录电影创作的坚定信念使然。
开创自然纪录片先河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是“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的全新探索。影片的大多数镜头并非出自专业化摄影师,而是由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培训指导缺乏经验的牧民摄影师,让他们在高原上记录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的生活。
这种“在地化”的尝试,开了自然纪录片的先河。这不仅出于制片时间和成本上的考量,更让牧民摄影师通过摄影机传递自身生活信念,传达本民族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性格。这也使得影片具有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独特魅力。这种在地化的影像记录,实践了创作者“用影像保护自然”的理念,更让越来越多牧民拿起相机,加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队列中。
牧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令本片导演奚志农深感震撼,他曾经讲过一个令他感慨万千的故事。那是2019年,他和几位牧民摄影师一如既往地在山上寻觅雪豹的踪迹。尽管当时已是7月,但青海的山上依然会下雪。那天,他们用来隐蔽的帐篷被积雪压塌了,需要将积雪清理掉后重新支起帐篷。在清理积雪时,几位牧民摄影师看到一只小虫子,他们用双手轻轻地将小虫子捧起来放到一边,以免这小小的生命被积雪压到或是被人不小心踩到。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让奚志农十分感慨:“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渗透在血脉里,这是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
通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的拍摄,我深刻意识到,这部电影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样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最为基础的条件,没有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像实践
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电影工作者责无旁贷,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之所以受到海内外观众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世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达成深刻共识。纵观历史,人类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阶段,工业文明时代虽然让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使地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毫无疑问,面对危机,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体现了中国青藏高原日益优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生动地传递了绿色发展理念。高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稍有破坏就会伤害甚至摧毁雪豹的栖息地。数据显示,近几年,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雪豹数量明显增加,影片中雪豹种群的生机勃勃无疑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工作做出了最为直观的诠释。
影片中,尽管藏獒肩负着看守牦牛驱赶雪豹的责任,但当雪豹捕食牧民辛苦养大的牦牛时,牧民们却泰然处之“随他去吧”。面对无力觅食的老雪豹,牧民们施以救助手段并最终将它放归自然。人与自然对话、交流和共生的境界,在镜头下自然流露,旨在让更多人参与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中来,折射出新时代的绿色发展理念。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可以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影像实践。在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藏羚羊等一批珍稀动物“喜提降级”,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在沿途居民一路呵护下北移又南归,极度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喜添“新丁”。所以,我们努力将我们对于中国生态的自然观、系统观、发展观、长远观、人类观的理解与思考,诉诸这部电影作品中。
这部电影是个开始,让我们得以总结一些工作经验和模式的同时,也更深刻意识到理念的重要性: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眼光放长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方能拥抱美丽、光明的未来。
(作者为《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