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各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文化性,蕴含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实践经验。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凭借民族性,成为国人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的重要源泉。因此,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不可忽视的现代文化工作。电影作品具有完整的意义内容、鲜明的艺术特征与广泛的传播途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益尝试。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地将非遗文化呈现在电影中,而是要依据电影内容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品设计,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挖掘非遗文化要素,实现创意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是电影创作独特的取材来源。回顾我国电影发展史发现,非遗文化要素逐渐被有意识地融入电影作品中,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之一。电影中的非遗文化在持续的艺术探索创作中呈现出多样化形式。一是非遗文化作为主要线索存在。通常指电影作品将非遗项目作为故事主体或推动剧情发展的载体,部分甚至直接以非遗文化作为电影名称。例如,电影《信天游》将“信天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影片始终,它是主角杨书记的影子。《信天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民歌的重要代表,产生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展现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风格特点,是体现中华文明的非遗形式。二是非遗文化相关产品作为次要线索存在。相比之下,非遗文化作为次要线索存在时,占据电影的时间和篇幅较少,通常作为推动剧情走向的元素穿插在电影情节中。例如,电影《八佰》中以山东兵爱好皮影戏并随身珍藏皮影的举动,展现人物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电影情节环环相扣。三是非遗文化作为背景存在。具体指非遗文化通常作为场景布置、道具等出现在电影作品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观众。例如,电影《大鱼海棠》在场景设计方面,运用大量福建土楼的传统建筑元素,湫奶奶正是利用楼中水井打开通往人界的海天之门。同时,电影大笔墨地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俗色彩——红色,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赋予电影作品浓厚的东方神秘感。
把握多元表现方式,强化镜头语言
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创作中,除注重内容创新外,还强调表达形式。电影作品的镜头语言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以人为本的叙事结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创作的电影作品并非单纯讲述客观的非遗载体,而是将镜头对准非遗文化背后的传承人。通过讲述人物与非遗之间生动真实的故事,使非遗传承不再是“冰冷”的工艺程序,同时为电影作品增添人情味。例如,《百鸟朝凤》是一部讲述黄河岸边新旧两代唢呐人故事的电影。影片中,田园牧歌、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是唢呐人日常生活的写照,唢呐是平凡生活中的消遣,红白喜事中的唢呐是代代传承的仪式感,体现出唢呐人对民俗艺术的执着坚守。而与西洋器乐的对抗则展现了唢呐的传承困境。影片通过刻画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人们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忧患意识与反思创新精神。二是多元丰富视觉表达。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重视。在电影拍摄技术愈发成熟的前提下,非遗文化与电影作品的结合为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使静态的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利用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立体化、形象化的非遗景观。如太乙真人喝酒的酒坛以马家窑文化涡纹彩陶罐为原型,守护结界的神兽以三星堆中“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鸟首”为原型等,体现了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在电影作品中的实际应用与意义。
融入当代社会需求,激发情感共鸣
新媒体时代,电影作品作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化传播形态,能够多维度、艺术化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效传播。同时,电影并非完全“纪实性”地记载非遗文化,而是结合大众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进行的创新性创作,由此能够引发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一是寻求价值互动。非遗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精神底蕴,这是奠定电影作品基调的重要元素。例如,电影《雄狮少年》讲述三个被人无视的少年阴差阳错走上舞狮之路,最终凭借满腔热血和冲劲,成为自己心中“雄狮”的故事。主人公并非魔幻虚构的英雄形象,而是现实社会中的平凡者,他们在“舞狮”过程中表现出的少年意气、敬畏之心、拼搏之力,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二是受众偏好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恰当运用于电影作品中的关键在“创新”,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方式融入电影作品中,以丰富电影本身、满足受众需求。例如,电影《满江红》作为一部诙谐悬疑的春节档电影,大胆尝试将豫剧、曲剧与摇滚结合,再配合人物大步疾走的动作,生动表达小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喜剧成分的“幽默”与悬疑成分的“烧脑”完美结合,与当代年轻群体的观影偏好高度契合。
加强电影作品监管,保护非遗特性
从实践来看,电影作品与非遗文化面临着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冲突,甚至电影创作者会在利益驱使下对非遗文化进行盲目的、错误的“创新产品设计”。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在电影作品中的高效融入。一是加强内容理解力。在当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背景下,部分电影创作者为打造卖点,将“非遗文化”作为营销噱头。但其往往只是简单地将非遗文化堆砌在电影内容中,甚至进行胡编乱造,并未真正理解非遗本身的文化内容,这不仅会损害电影的内容体系,而且极易使观众对非遗文化产生误解。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内容审核,以专业认知能力严把质量关。二是加强非遗文化保护。现阶段,电影作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圈”,刺激非遗所在地区旅游业以及相关旅游产品迅速发展的现象频频出现。但在此过程中,由于政府对非遗传承的监管不到位,反而使原生态的非遗文化遭到破坏,成为电影作品中的“一次性”创作素材。例如,电影《满江红》带火了太原古城,但如何应对大量游客的涌入,又如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保护,成为当地政府监管工作的重点。
综上所述,以“创意产品设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影作品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借助直观化、现代化的影像形式将非遗文化传播给大众。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与工作者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在电影作品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要素、把握多元表现方式、融入当代社会需求、加强电影作品监管等,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莫红蕾系柳州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高级工程师;王寅飞系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高级实验师、助理研究员)项目基金: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泰译策略研究(2023KY1768);2022年度柳州工学院“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2JGGW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