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明日方舟联合修复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1941)4K修复版世界首映日前亮相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20世纪40年代初,新华联合影业公司老板看到好莱坞推出动画长片《白雪公主》风靡全球颇受启发,萌生了制作大型动画片的念头。为此,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决定成立卡通部,聘请万古蟾为主管,开始筹备拍摄大型动画片。
在当时非常苦难的条件下,《铁扇公主》9000多尺的片长,80分钟的影片,大约画了16万-20万张图,全部画稿完全依靠手工,因此剧组最多时有一百多名制作人员,历时一年多时间才完成,开创了中国和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的纪录,也是世界第四部动画长片。
早期动画艺术瑰宝
同时期票房第一
《铁扇公主》取材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行者三借芭蕉扇”,影片吸收了中国绘画和戏曲的造型艺术,赋予人物以鲜明的特点和性格特征;它将中国的山水画搬上银幕,让静止的山水活动起来。打斗画面和动作设计借鉴了京剧、杂技等传统曲艺的表演形式。人物造型、背景和表现手法又借鉴了迪士尼风格。
将“民族性”与“世界性”成功融合,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开启了中国美术电影一个新的时代。当时,《铁扇公主》创作面对着电影技术的挑战、电影市场及观众的接受,以及美式卡通的竞争,更是身处抗日战争这一生存都异常艰辛的时期。然而《铁扇公主》克服了各种困境,在黑白片的年代,创造性地在放映中使用红、蓝、黄三色玻璃在放映机镜头前交替晃动,使火焰山放出红光,让黑白片中有了彩色效果。
1941年底,《铁扇公主》在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影院上映,盛况空前。后在香港、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放映,同样受到热烈欢迎。甚至上映后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轰动一时。《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手冢治虫便是看了《铁扇公主》后,决定放弃医学,从事动画创作。
民族史话,先辈热血
导演万籁鸣在自传《我与孙悟空》中写到:“动画片出现在中国,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为了让同胞迅速觉醒起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开玩笑。”
《铁扇公主》创作时正值国家外忧内患,上映后,以情节故事“有意曲折地用打倒牛魔王作为借喻反映出影片的主题”,甚至在影片中加入了“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这句点明主题的话,但因为当时局势紧张,日本侵略军即将进占上海租界,影片中文拷贝和日文拷贝中的这句话也不得不剪去。但影片的整体基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唤起了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
手冢治虫就曾在《栩栩如生的影片》一文中记载当时日本报刊对《铁扇公主》评论说:“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的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如此有趣,如此豪华,惊得目瞪口呆。我也有机会弄到了一部电影拷贝,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
影史修复,记忆传承
作为早期动画的代表作品,《铁扇公主》由全手工绘制而成,且受制于当时影片制作工艺技术,如人工绘制的误差性,部分镜头会出现画面前后衔接不够流畅的问题,再者,动画片为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往往需要通过不同胶片叠放来完成人物与背景的制作,但多张胶片的叠放则会导致电影胶片产生诸多划痕与脏点,在《铁扇公主》本身就存在大量重复帧的情况下,都需要修复师逐帧逐步处理。
而声音制作方面,在原始单声道素材质量本就不佳的情况下,存在信噪比低、原始音频中高频缺失、中频能量大、低频噪音多、声音素材爆音等诸多问题。过度降噪会导致人声失真,降噪不够又会影响声音清晰度,降噪问题便显得更为棘手。最终经由声音修复师以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分段处理的方式,反复多次调整,才达成理想效果。
《铁扇公主》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早期动画作品,时隔80年再次与观众在银幕上重逢,无疑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这不仅是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