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科幻电影主题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电影,科幻新视野与新质生产力”展开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电影行业?科幻电影、科幻故事为人类认识人工智能提供了怎样的角度?人工智能未来在电影产业中有什么运用场景?嘉宾们分享了对这些业界关注话题的看法,共同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电影”的机遇与挑战。
导演、编剧、监制黄建新认为,艺术的源泉源于人类一切天生的想象和动力,而AI是代码、计算、统计、规律,这中间有一个差距,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艺术家个性保存的最根本的原因,无论从生命本身,还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都是这样的。
他表示,我们应该把AI看成是人类意识外延的一部分,而不是对立的。“我们要跟AI共生,但我们这些人爱下结论,是一个工具,是一个什么,我认为还为时过早。在AI带来人类大变换的前提下,我特别高兴,用一种拥抱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去迎接人类未来和现实。”
动画导演、机甲设计师、视觉创造师河森正治表示,这些年,使用CG技术,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像我们这样做动画的人,要思考动画跟真人电影的区别是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哪?真人演员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年纪的增长,各方面会有一些变化,但我们用动画创造出的角色,他们会超越时间,历久弥新。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红卫认为,有些年轻的创作者,他的意识里已经不仅仅是把AI作为一个便捷化、高效化的工具,而是想用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这是挺令人欣喜的现象。
他认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更新,以及现在所有的受众对于娱乐方式的新的需求,很可能会催生一些全新的叙事艺术、叙事体验、场景体验的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表示,看了很多用AI做的作品,从数字美学、计算美学来讲,大家都在探讨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概念,实际上再好的技术还是服务,人脑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对于科幻电影的发展,霍廷霄认为,电影人需要找到科幻电影的“根”,就是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不是学美国好莱坞大片。
导演、编剧董润年认为,电影人在创作中很多有特点的、个性化的东西,未必符合我们总结出来的创作规律、艺术规律,甚至有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观念没有做对的地方,反而成了新的艺术上的探索形式,这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不太容易得到的。
他认为,现在的AI更像是一个拥有极丰富的知识,很有逻辑,但只有着人类的平均智商和创造力的存在。它在生成一个画面的时候,我希望能生成超出人类想象的东西。但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它越来越像一个平均创造力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东西。
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博士生导师、AIGC数字化内容生成领域专家戴勃表示,大家在理解人工智能时,赋予了两种不一样的角色:第一种是把它当成一个生命体,它可能会给我们的创作提供它自己的视角;另外一种更像工具,它能不能真正地降本增效,不再需要人去做非常细节的、脱离创作本身的事情。从技术角度,这两种理解有点对立——我们希望鼓励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但它作为工具时,又希望它按照我们的输入再进行输出。但这两种理解同时也互相联系,本质上都是把它看成人类社会知识的外延,要努力发展。
“我们希望AI能够做交互,做数字世界的模拟,这就是大家之前常说的元宇宙的概念。或者,AI要最终服务于人,服务于人如何与人更好地交流、跟世界交流、跟以前的人交流或是跟不同情绪下的自己交流,我们希望AI能够做到这些。”戴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