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两国关系创造了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联想到电影,中法电影合作制片也创造了“第一”,始于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法国加朗斯影片公司联合出品的故事片《风筝》,开创了中国对外合作故事片制片的先河,是中外故事电影合作制片的第一部。今年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华夏电影公司、法国幸运之光电影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又是真实记录两国皇帝最早元首外交的丰硕成果,堪称“以元首外交为主题的第一片”。
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以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把我们带到了三百多年前清代康熙皇帝和法兰西路易十四的年代,影片发挥了纪录片真实的特质,以丰厚的史料,告诉了观众很多鲜为人知的两位皇帝交往的故事。早在十五世纪初叶,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就通过传教士耳闻了中国的情况,于1685年3月派遣白晋、张诚等6位法国传教士赴中国交流传教,实际上他们都是科学家,被授予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称号,经过两年多的周折,于1687年7月到达中国宁波。此时康熙帝也刚好平定完内乱,收复了台湾,设立了粤、闽、浙等海关,有了一种要与外国交往的势头,于是1688年3月,康熙帝在紫禁城接见了这批法国传教士,他们还把两架观察日食和月食的仪器献给了康熙皇帝。交往之后,康熙把白晋和张诚留在身边,并不断地向他们学习数学、几何学等科学知识,后来白晋、张诚把讲稿整理成册,经康熙亲审作序,成为至今尚存故宫博物院的《几何原本》,影片也向观众展示了原件。
影片延续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演绎着中法皇帝交往的故事。1688年中俄开始就双方东段边境进行谈判,当时我国还没有一张清晰准确的中国地图,对后来中俄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康熙帝下决心筹划全国性的地理测绘制图。到了1708年条件成熟了,白晋和他的传教士们奉康熙帝之命,分赴中国各省,采用西方的测量技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测量,直到10年后的1718年,一幅绘有经纬网,涉及1100万平方公里,并标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地图《皇舆全览图》问世,影片拍到了民国时期的复制件。还有1692年,康熙服用了法国传教士张诚的“金鸡纳霜”治好了疟疾,于是让他更加重视西方的科学。后来1693年,康熙又派久居中国的白晋为特使,返回法国给路易十四送去了中国瓷器和儒家、中药等经典书籍,如《论语》《本草纲目》等,开始了重要的文化交流,法国总统马克龙五年前说,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了宝贵的思想启迪。马克龙赠送给习近平主席的法文版《论语导读》就是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原本。白晋还给路易十四带去了法文专著《康熙皇帝》,让路易十四更好地了解了远东这位大帝。1699年2月康熙在扬州南巡时破例接见了从法国归来的白晋,白晋带来了路易十四非常写实的肖像画,在当年交通、通讯、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两位皇帝就这样相知相识了。据记载,康熙帝在观看路易十四画像时,“目不转睛久久注视着画像”。《康熙与路易十四》这部纪录影片,还记述了在路易十四帝的关照下,驶向中国最早的法国商船“安菲特里特号”,于1698年至1700年来往中法之间的贸易,康熙帝也亲旨减免这条商船的关税。法国运来繁多商品中,使中国人认识了用途广泛的玻璃,看到了玻璃制成的镜子,改变了中国人使用铜镜的历史。中国运去漆器、刺绣、铜器、瓷器、丝绸、绘画等,以致路易十四在迎新年庆典时穿上了中国的服饰,在法国造成很大的影响。双方的交往真是琳琅满目、丰硕多彩,很值得我们去了解这段有意义的历史。
《康熙与路易十四》是一部约100分钟的纪录电影,坐在影院里观赏不仅不感到冗长,还会觉得很长见识。细想起来,一是该片选题得当。应该说影片的出品方和策划者很有眼力,在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时,选择了这样一段尘封的历史,特别是集中在两国皇帝之间的交往,很有新意,既体现了纪录片的政治敏锐性,也注重了影片的信息量和表现力,其意义不仅仅止于纪念,而是让两人民更好地了解相互友好合作的重要史实,今天我们应该更好地去传承发展。
二是以史料说话,坚持客观求实诠释主题。要使影片内容充实丰富,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素材,创作者前期遵循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的创作规律,向历史学习,想方设法挖掘史料。据悉编导者用时五个多月,翻阅查找了《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法文化交流史》《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请中国作证》《路易十四时代》等四五十本书籍,走访了若干研究机构,请教了多位学者,在掌握了大量史料素材后,开始进入创作的自由王国,为影片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应该点赞这种创作态度,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作风,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内容真实、详实、扎实,且相互有所映证,让观众感到言之有物,增加知识,而不是空话连篇不忍观看。诚然,《康熙与路易十四》在掌握大量史料后,面对中法两国具体如何选材和把握主题,也是一个关键。该片的总监制和编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客观求实的原则,关注了双方的交往与贡献,既表现了当时中国确实需要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也展示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渴望,体现了平等互利,分寸得当显得更加的友好合作。
三是既有较高政治站位,叙事又平实无华。《康熙与路易十四》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大题材。纪录片面对有政治因素的主题,往往容易有评论、评价、结论、展望的表述,也常有拔高甚至空话大话的现象,有的还连篇累牍,其实观众是很反感的,会大大降低作品的感染力。而《康熙与路易十四》把政治因素放在创作的指导思想上,在选材、叙事、视听表达上坚持平实无华,无论是画面还是解说,都是平静而质朴,没有空泛的过高评价,也没有人为故意的激昂,就好像一个老实人在平静地讲一个实在的故事,很有吸引力,而把评价与结论自然留给了观众,相信每个人看完影片都会有自已的认知和判断。
四是注重史实的文献性,提高了影片的价值。《康熙与路易十四》的编导和创作团队,特别注意捕捉具有文献价值且有表现力的物件,在中法两地的拍摄中都有突出的体现。除了前文提到的《几何原本》(原件)、《皇舆全览图》(民国复制)以外,还有康熙时期的整套绘图仪表,康熙时期学习用的几何多面体模型,满文贩《西洋药书》(原件),法国保存当年的《本草纲目》(原件),法文版《论语导读》手稿(1688年原件),法国传教士白晋著《康熙皇帝》(原件)等等,从而也提升了影片的文献价值。
五是既有纪录片真实性的特质,又有讲故事的艺术表达。这也是该片成功的一个因素。大家知道,讲故事是影视剧的特征,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但它带有明确的假定性,因此允许创从者虚构、假设、想象乃至“移花接木”等等,最后根据创作者的构思,编造出人物、矛盾、冲突、情节等,形成故事,所以这类片种电影就称其故事片,电视就称为剧。而纪录片则不同,必须坚持人物(包括行为)、事件、环境、地点等都是真实的,不能虚构编造,这也是纪录片的特质与价值所在,当然这种情况下要让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叙事就很难了。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人们都愿意以听故事来接受容量大时间长的影视作品,《康熙与路易十四》尽管是纪录片,但内容繁多,在力保真实纪录事件人物的前提下,其编导和后期编辑还是极力适应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尽力去挖掘内容的故事元素,抓住了从1685年路易十四首次派遣法国传教士白晋等六人,远渡重洋奔赴中国为故事的开端,演绎了康熙、路易十四、白晋、张诚等人物三十年鲜为人知的交往,直至路易十四和康熙先后离世,有起始、展开、结束,前后人物事件线索不断,自然形成了有进展的故事,清晰地展示了这段历史长河中两国经贸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昭示了康熙、路易十四两国元首所起的历史作用。
六是力求影片画面的真实效果。说到真实性,其实纪录片的画面是挺难拍摄的,因为不能营造环境和假设人物,所以在主题的指导下,要想拍到既真实又有表现力、说服力、感染力的画面,就需要编导和摄影师熟悉生活,在现场挑、跟、等、抢拍摄。本片着力拍摄了很多与主题有关的物、景,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镜头画面,形成了影片影像构成的主体。然而历史题材,人、物皆非,更久远的历史人物和行为连照片形象资料都没有,所以近几十年来,兴起了“情景再现”,以填补画面的空白,一般都是选用非专业的群演化装走场,在影片中起到“看图识字”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景、再出色的表演,也是假定性的,论本质与纪录片特质难以吻合,因此我以为慎用为好。本片就比较用心地使用了情景再现,前期拍摄时注意了多用全景,把握气氛,以交待事件为目的。后期编辑也很有功力,首先没有多镜头连续组合情景再现,这样容易形成“剧”的片断甚至“微剧”,而游离以真实为本的纪录片,本片后期剪辑时使用了“再现”镜头与实拍镜头有机交叉组合,冲淡了观众对场景是模拟、虚假、再现的感受,形成了纪录片特有的影像结构,这样既表现了当年的历史人物与场景,又不失纪录电影的特色。
总之,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是一部既体现重要历史外交,又有中西方重要人文内涵的好作品,值得年轻观众去观看,当然大家会有自己的评说,这也是检验和积累自身知识的好机会,希望影片能够受到广泛欢迎。
(作者为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