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2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纪念日首映后,电影《出发》又在2024年4月份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正式亮相。显然,首映的时间点和电影节的入围,都比较清晰地点出了影片的类型定位和艺术诉求。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出发》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17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于暑假偕学长萧子升深入田间和基层,展开游学和调研。他们不带分文,只各拿一把伞,带着文房四宝,游历安化、沅江等五县,徒步近千里。途中,他们结交农民、船工、县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见识并亲历了世间百态民生万象。正是这番感同身受的游历和体会,让他由此立下了“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改变中国和世界”的远大志向。
影片即以青年毛泽东的游学历程为叙事核心,透过苦难历史背景下的生命感悟与思想觉醒,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青春激情的颂赞
《出发》由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美术学院和湖南当燃影业联合出品,潇湘电影集团在此之前已经陆续推出了《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毛泽东去安源》等十余部以毛泽东为题材的影片,然而,这段并没有淹没在历史烟云中的游学经历却是首次被搬上银幕。影片不仅丰富了中国电影中伟人形象的银幕表达,同时,对青春激情的颂赞和艺术化处理,也进一步丰富了伟人的精神品格。诚如导演刘智海所言,堪称“首部艺术风格的领袖题材主旋律作品”。
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毛泽东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这不仅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也体现了他澎湃的青春激情。体现在影片《出发》中,就是导演刘智海突破了以往对伟人形象高大上的塑造方法,银幕上司空见惯的运筹帷幄和气定神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同样面临青春和人生迷茫的热血青年。而青年演员罗泽楷的高大和英气逼人也恰如其分地塑造了此时期毛泽东的形象。
无论是面对村霸还是马帮,还是身无分文的窘境,抑或是不期然遇上的战斗现场,青年毛泽东都毫不退缩,总是乐观而放达,既显示了他的悲悯和济世情怀,同时也莫不是他青春激情的体现。与之相对,陈韦欣饰演的萧子升则更沉稳内敛,这种互为映照,不但很好地塑造和诠释了角色,也进一步展现了伟人形象的普通、真实与鲜活。对角色的去脸谱化塑造,不但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也让影片中蓬勃的青春激情几乎溢出银幕。正如同影片中青年毛泽东的浪漫宣言,“把河滩当床,蓝天当帐幔,月亮当灯笼”。也正是这种激情和豪迈,推动着刚过弱冠之年的毛泽东不畏艰难和险阻,徒步千里,深入民间,了解社会,寻求救国救民之法。这种青春激情和求真务实百余年前曾“雷电一震,阴翳皆开”,百余年后的现在,同样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时代意义。无论是对新时代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镜鉴作用,还是对于青年一代的启迪价值,都意义非凡。
山水的觉醒
《出发》中山水天地的呈现,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故事发生地的物理空间定位,而已经成为一种风格乃至方法。在前作《云霄之上》中,尽管浙江影视城资源丰富,但导演刘智海没有选择工业化气息浓厚的影视基地,而是选择了在南方真实的自然山水间进行拍摄,既回到历史现场,又有着明确的影像自觉。一方面,在地性的自然山水滋养出独具本土特质的美学意味和文化想象,这既烙印到导演的生命记忆和情感体会中,又影响了导演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理念。另一方面,真实的山水自然具有更具肌理的影像质感。
同时,作为浙籍影人,也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刘智海对独具中华传统美学韵味的山水自然有着更明确的视听追求和探索。美术学院一贯的写生传统特别强调现场感受和体验,回到战争发生地现场进行创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美院现场写生传统的继承。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对自然山水的衷爱和极具风格化的视听呈现,《云霄之上》既充满着浓郁的诗意,也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风格。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而言,这种“现场”和“在地”,既避免了文化同质性风险,也确立并建构了自身的文化特性。
在《出发》中,主创团队主要在湖南长沙、益阳、宁乡、安化、沅江等地取景拍摄,同样回到历史现场。青年毛泽东游历的这几个县域地貌多样,呈现在银幕上,既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有绮丽多姿的山峦,同时还有涨连天的洞庭湘水,以及秀美的乡间美景。正如同毛泽东在1916年信中给萧子升所描述的,“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
时隔百余年在革命历史现场的电影创作,让创作者同时兼具了历史的观察者、再现者、体验者等多重身份,从而与历史、亲历者及地域对话,穿越历史的烟云,更沉浸在过去与当下的时空同构中。
中国美术学院曾经推出一个“山水影像计划”——《山水:富春江作为方法》,山水是对象,也是一种方法,同时也超越了方法,它自为主体。《出发》中的山水自然空间即是如此,它不仅是人物活动的空间,是摄影机表现的对象,同时也成为导演进行艺术创造的美学依据。人物与山水之间不是主客二分的,而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山水哲学。也由此,山水实现了觉醒,从而承接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意蕴,充满灵韵。正如宗白华所言,“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
主旋律的诗意书写
以往的主旋律影片,意识形态的宣导,戏剧化情节的设定,矛盾冲突的渲染,明星的选用和流量的注重,几乎是影片叙事既定的思路和不二法门,这也让主旋律影片呈现出向类型片靠拢的明显趋势。
在《出发》中,导演无意塑造核心事件和矛盾冲突,而是选择了公路片的架构和叙事模式,青年毛泽东的行旅和思想轨迹成为影片着力刻画的对象,观众得以跟随青年毛泽东的视角和游学历程渡水涉滩。而在演员的选择方面,尽管饰演萧子升的陈韦欣曾于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团体),然而远算不上明星,饰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罗泽楷也是新人。除此之外,饰演船工、乡民等角色的大都是非职业演员,这些都与商业类型电影的惯例相去甚远。因此,影片有着鲜明的艺术定位和创新诉求。
导演也在《出发》中延续了自《云霄之上》就确立的诗意风格,进一步夯实了自己作品以一贯制的艺术底色和灵感表达。首先,影片借鉴了中国传统画论的方法论体系,在视觉风格上,也采用了中国传统长卷绘画的视点。不通过蒙太奇的方式强化镜头间的冲突和对立,而是通过长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实现时空的完整,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观众的视线跟随着摄影机的横移,在基于现实山水的影像中流淌,宛如欣赏一幅传统长卷绘画。
其次,影片的视觉风格也有着明显的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印记。在《云霄之上》中,摄影指导宓鑫君通过虚焦镜头、消色摄影、逆光拍摄等手法呈现了自然主义风格的光线质感。也正是这种非常“学院派”的艺术手法,奠定了《云霄之上》非常作者化的影像风格。《出发》延续了导演刘智海与宓鑫君的合作模式,从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到渲染自然山水的瑰丽,虽然没有如前作般通过消色摄影营造类于黑白影像的水墨风格,但是同样呈现了如诗般的美学意蕴。
影片中导演通过人工造烟强化了自然山水间烟气缭绕,影像虚实相生、元气淋漓,恰如清人何绍基所说,“氤氲二字,最得中国艺术之韵”。无论是大逆光,还是留白,这种具有强烈主观意味的处理方法,不但完成了叙事、美学风格与作者性三者的统一,而且寻觅并确立了中国电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
再者,影片结尾部分对中国底层民众的影像书写借鉴了蒋兆和的水墨设色人物画《流民图》,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劳苦大众的形象以极具粗砺感的影像质感呈现在银幕上,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动借鉴和跨媒介转化,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践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
而那些饱受苦难和离乱之苦的难民形象,也正是青年毛泽东直面乱世,深入民间的原因所在。百余年前,毛泽东为理想、为真理出发。现在,《出发》既是以刘智海为代表的学院派追寻诗意电影的出发,同时也是中国电影探索民族风格和东方美学意蕴的又一次“出发”。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21级博士生、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