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天气渐寒,但看过由中央新影集团、华瑞影业公司和北京百年好合文化公司联合摄制,韩君倩执导的故事电影《七声》的观众,却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观影后的温暖、感动、遗憾等复杂的情感。
一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电影
《七声》是一部反映打工者在一家江南餐馆工作、生活的影片,通过大学生毛果到父亲朋友开的一家餐馆实习,渐次展开以女主角阿霞为代表的一群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并延展至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故事。主角阿霞在电影中人设单纯、聪明、执拗、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她勤快,镜头中的她始终在忙碌,不是拖地、招呼顾客、择菜、上菜,就是采购、结账、收拾准备。她与人为善,对怀孕的安姐关心、照顾,与打工同伴友好相处,深得大伙喜欢。她崇尚知识,一心想着的就是挣钱供养弟弟上大学,对大学生毛果另眼相看,别的工友可以玩扑克,但大学生毛果不可以,因为他是有知识的人。她聪明,心算功夫了得,买菜砍价、算账,比小贩用计算机还快。她嫉恶如仇,眼睛里不揉沙子,对大学生毛果上班迟到有意见就说,对杨经理要求毛果不严,直接表示不满,安姐失手弄脏顾客裙子,顾客不依不饶,她毫不犹豫力挺安姐,导致挨了杨经理的耳光;安姐偷了餐馆的钱,她既主动指出,又央求杨经理不要报警。她知道安姐有苦衷,安姐的老公沉溺赌博、对安姐家暴导致安姐流产,阿霞像一个侠客,给之以板砖,不惜进板房。她底色单纯,毛果安慰她请她看电影、吃披萨,她坚持要有机会回请,因为女孩子不能随便占男孩便宜。弟弟变得市侩、不讲亲情,她还是一味护着弟弟……
阿霞的形象刻画是成功的,但红花虽好也要绿叶相衬。首当夸赞的是餐馆杨经理。她是餐馆周老板的干将、一线管理者,在她的身上,体现着干练、智慧、温情。她的干练让餐馆井井有条;她的智慧化解餐馆出现的各种矛盾、危机;她的善良,给怀孕的安姐继续工作的机会,好心将她调到后厨。安姐偷钱后,她又让安姐还钱后自己离开,没有报警或告诉老板将矛盾进一步扩大。她就像工友们的主心骨和好友,在管理上宽严有度,底色是人性的温暖。
面点工根生、厨师王师傅、小伙计志胜、女工瑞香……一个个人物形象自然鲜活。他们诙谐的话语,自然的动作,就像家里的亲人和熟悉的朋友,活生生呈现出一幅生趣盎然的市井人生。剧中人都是有梦想的,瑞香孩子好学、争气,是瑞香的希望,根生期盼着孩子考上大学后妻子也出来打工和他团圆,大厨王师傅希望再干几年就回家抱孙子,小伙计志胜忙于自学考试好谋就更好的工作……大学生毛果则想通过实习,充实对社会的认识,通过毛果,观众认识了剧中的人物,某种意义上,毛果也是故事的讲述者。
《七声》以小小餐馆为故事的舞台,通过餐馆众生的日常和心中的梦想,投射出了中国社会基数最为广大,劳动强度最高、最为朴实的打工者群体。他们用双手和汗水,铸就了社会繁荣发展的底座,他们用奔忙,让更多人享受到了社会服务的便利,他们如此平凡、普通,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两亿多人群的存在选择忽视、甚至歧视。
可贵的是,导演韩君倩一直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她拍摄的纪录电影《钢琴梦》《月是故乡明》,都采用长时间跟拍的方式,细腻、真实地呈现普通人物的生活质感和情感世界。《七声》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在近似白描的笔法下,呈现普通打工者的人生状态和精神底色,影片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温暖色调。
一部值得咀嚼的诗意电影
这部电影的拍摄地选在离苏州不远的震泽古镇,小桥流水,古巷人家,颇具人文气息。餐馆的周老板多才多艺,喜爱书画、豪爽仗义,隔河相望的餐馆和茶吧都成了影片的主要拍摄地,周老板还被导演慧眼看中出演剧中的餐馆老板,电影里和电影外的周老板几乎就是他本人。他为剧组兼做道具,哪里需要些书画,他就在哪里撸袖挥毫,笔走逶迤,所以影片里的几场戏,他要么品茗交谈,要么挥毫就章。
在剧中,他也是温情的,本来要赶走和顾客打架的阿霞,面对毛果的求情,见到来接人的阿霞的父亲、曾经在餐馆伤残的老工友,他心软了。望着父女渐行渐远的背影,他对杨经理说,让他们回来吧……一直为阿霞命运绷着的神经到此翻转,周老板严厉底色下的柔软,换来了观众同情、共情的眼泪。
有人说,看完影片流了三次泪,有人说流了四次,有的观众映后座谈,还说眼泪未干,能让观众情到深处,禁不住流泪的不光是阿霞的命运,还有影片细腻的情感刻画,阿霞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但对别人却截然相反。她请弟弟和毛果吃饭,自己舍不得吃,把大块的披萨分给弟弟和毛果,弟弟嫌咖啡口味不好,他立即让服务员另加一杯,结账时从兜里掏出钱来,一张张数着,旁边的毛果怕她钱不够,她一边数一边说,自己的钱够,当带的钱真够付账时,她的笑和胸有成竹后的满足,令人印象深刻。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当安姐被丈夫毒打流产,急需医疗费和营养费,阿霞托瑞香转交给安姐的是厚厚的装满信封的钱,这得攒多长时间啊,工友们的感叹,引出的是观影人恻隐的眼泪。当毛果一年后回到店里,得知阿霞因为给安姐出头打伤安姐丈夫而坐牢,前往探望,阿霞看到毛果喜出望外,但她对打伤坏人,颇有几分自得,说坏人该打,就得受惩罚,看他以后还敢对安姐不好。冰冷的铁窗、纯洁的女孩,引出的是观众同情惋惜的眼泪。当毛果去农村采访邂逅已生了孩子的阿霞,破旧的住房,不合身的衣服,毛果看到了阿霞生活的窘迫,从口袋、书包掏出所有的钱塞给阿霞,阿霞几番推让后,接受了毛果的好意。当她挥手和远去的毛果告别,大声喊着,过几年孩子大了,还去餐馆打工。观众此时禁不住流下对阿霞命运同情的眼泪。影片高潮时的泪点虽然悲情,但整部影片的营造反而是温情、浪漫、温暖。
江南烟雨,影片中在环境的交代、情绪的烘托、情节的过渡都精心安排了或细或柔或急急的雨,好雨知时节,下在恰当处。著名的苏州评弹,导演本来仅想做画外情调的处理,在制作的过程中,灵光闪现,亲撰四段评弹唱词,专门请专业演员录制,用在介绍阿霞故事的四个节点,既是情节的需要,又是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加持,浑然一体,令人叫绝。
江南美食在江南的餐馆自然是绝配,当然也是艺术上的匠心安排,点菜、报菜名、备菜的刀法、娴熟烹饪的技巧、食客们的品尝,整部戏里,弥漫着色香味道,这是人间烟火,这是阿霞们的安身立命之道,这是艺术的和谐精到。
日常的餐馆故事注定不会有杀人越货的惊悚、不会有环环相扣的悬疑与紧张,反倒更多的是餐馆里日常的交谈、工作、对话。就在这看似寻常中,影片精心设计了场景、对话,四川话、河南话、苏州话,基于生活的诙谐妙语、看似日常的情节铺陈,都有生活本真的韵味。 阿霞口中念念叨叨的“状元郎”、根生的口头禅“这都是命”,竟渐渐成了剧中的符号。尤其难得的是,演员们的角色呈现,达到了天然去雕琢的本真,阿霞的扮演者彭静说,她在戏中就是做减法,控制自己的表演欲,让阿霞的纯真自然而然;毛果的扮演者王中楷说,他在戏中不抢风头,时刻把握一个实习生观察、体验、参与的火候;而杨经理的扮演者徐萍说,这部戏对她的挑战很大,其实杨经理的角色要把握好需要很强的功力,要把她在众多人中的分寸感拿捏好,一举一动,要显示出把控全场的灵魂作用。根生、瑞香、安姐、大厨王师傅、小伙计志胜等,都极具性格化地亲切、自然、灵动,让人觉得可亲、可触、可信,他们就宛如我们身边的人。
《七声》的遗憾
遗憾的是阿霞弟弟形象的塑造有些脸谱化,有些地方的剪接还有瑕疵,但更让人遗憾的是《七声》票房的惨淡。一部看了都说好,场场活动都让观者有说不完话的电影为什么在影院到达不了观众?当然《七声》的宣发团队不甘于这样的市场“冷默”,进行了“现场路演”等各种努力,希望更多的观众能看到它并感知影片的生命力。
我们都知道电影是类型化的艺术世界,有的看点是曲折的情节、有的是节奏的紧张、有的是声画的冲击、有的是爱情的浪漫……而《七声》是一部值得咀嚼的真实细腻的电影,只有在喧嚣中静下心来,才能在影片精致的寻常中品味出人生的本味,生活本来就是一出戏,咀嚼《七声》,其实也是在咀嚼我们自己。
(作者为中央新影集团原副总裁、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