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东数西算”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迎来良好机遇。加之“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电影产业亦能在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并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推动力。自2015年起,一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其中2022年大会主题为“抢数字新机 享数字价值”,以线上云会议形式组织“算力时代抢新机——影视产业数字化云计算高端论坛”,在论坛中,与会学者从数字化角度分析电影产业新发展、从算力时代明确电影产业新趋势,表明未来电影将呈现虚拟化、智能化、云化、多元化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电影产业数字化转型指明新方向。
一、吸引多元投资,
加强政策扶持
数字经济时代的电影产业创新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政府、文化机构、金融机构、影视公司、影视人才及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充足资金与科学政策的扶持,以坚定转型方向、实现高质量创新实践。其一,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政策倾斜、税收优惠、技术孵化帮扶等措施,帮助电影企业解决经济、政策、技术等层面的部分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并紧抓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二,从金融投资角度来看,国家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资本对电影产业进行理性投资,并带动电影企业主动拓宽融资渠道,在多元协同中切实发挥资本的助推作用。尤其对于优质的中小成本电影而言,其不具备资金、技术及人才等创新条件,在数字经济时代较易受到冲击,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在审核通过后给予适当的数字技术与优惠政策倾斜,带动其高质量应对各类挑战,促进其在政策优惠和投资支持下紧抓发展机遇,获得创新转型的新天地,使电影产业在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彰显出独特的时代风貌。
二、借助数字技术,
加强科研创新
数字经济时代形成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革命,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技术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基于此,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电影产业创新转型需要加强科研创新,将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生产制作的各环节,并逐步完善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以支撑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电影企业应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科研创新,持续激发电影产业创新转型的内生动力。例如,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下文简称中影集团)紧跟全球电影科技发展新趋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电影拍摄、制作、放映等各环节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并高度重视其中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经过长期科研创新,中影集团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进步,成为电影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转型的重要基础。对此,其他电影企业应积极学习中影集团科研创新的发展经验,借鉴西方国家电影数字技术的研究与使用,并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开拓电影数字技术科研创新之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缺乏科研创新资金、人力、数字技术支撑的中小电影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中影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在共建共享中完成电影制作,借助科研技术优势带动自身发展。与此同时,中小电影企业也应为大型企业的创新转型提供人力、基础设施等支撑,从而在优势互补、交流互动中实现电影产业资源整合,助推电影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转型。
三、拓宽宣发范围,
加强数字营销
数字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文化消费习惯发生显著变化,成为电影产业创新转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此,电影企业应拓宽宣发范围,以多元化营销吸引消费者关注,并在精准对接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电影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呈现电影文化服务新面貌。其一,电影企业应分析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消费习惯的变化趋势,以全新视角审视电影受众,为电影产业的创新转型提供有效参考。数字经济时代下,消费者已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转变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与传播者。基于此,电影企业应积极借助数字技术开展营销,在精准把握消费者行为、定位消费者习惯的基础上分析电影市场。其二,电影企业应创新营销理念,全新规划营销策略,将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口碑营销、品牌营销、话题营销等合理运用于营销过程,在供需平衡中实现营销目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其三,电影企业应创新电影发行方式,在“数实结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电影企业应重视“线上发行”,在优质内容支撑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流媒体观影模式,以丰富电影产业业态,为电影产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提供支撑。其四,无论是数字技术的使用,还是电影发行模式的转变皆需要专业人才予以支持。因此,电影企业应重视数字技术运用、电影制作、运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学科交叉、技术融合等策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组建高水平电影人才团队,从而带动电影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转型。
(作者系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