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这为党史题材电影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与实践指南。党史题材电影以影视文艺作品、图像视频等方式生动再现党百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时刻,引领学生回顾和感受党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百年奋斗征程,引导学生珍惜革命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其中包含着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要素,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
党史题材电影作为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之一,有助于深化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操及行为规范等,发挥重要的思政教育作用。
党史题材电影可以深化思政教育内容,作为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之一,电影可以将抽象的思政教育内容具体化、写实化,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会党的理论和政策。学生通过观看党史题材电影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和指导作用,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发展道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从而增强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此外,党史题材电影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和英雄人物的形象、事迹可唤醒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学生道德建设和人格塑造。
党史题材电影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往往较为单一,而党史题材电影作为一种多媒体教育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度和参与度,强化思政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在影院屏幕、音响设备和视觉特效等的助力下,可以使得学生置身于历史现场,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激情。此外,电影具有跨学科性,能基于多方视角展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思想启发。
党史题材电影凭借生动、直观的影像内容感染着学生思想行为,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将党史题材电影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更好地发挥党史题材电影的思政功能,需要不断探索党史题材电影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
融入思政课堂,增强思想认同。高校可以将党史题材电影纳入教学计划,作为思政课程的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电影中所展现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价值观念等,使学生感受历史,增强对党的历史、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的认知和敬畏。其一,高校应将电影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中。有条件的综合型高校、艺术类高校可以依据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开设电影赏析选修课,并将党史题材电影作为电影赏析选修课的重要学习内容,实行学分计算,满足学生研修、学习的需要。其二,思政教师应合理选择电影内容,注重电影与思政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充分发挥电影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具体而言,思政教师可选取部分贴近学生生活的电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如《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等。同时,教师应注重电影的艺术性,通过讲解电影拍摄手法、音乐配乐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欣赏电影过程中,既能了解党的历史和事业,也能增强自身文化素养。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选取相应电影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在学习中国革命历史时,选择电影《建党伟业》等;在学习社会主义制度时,选择电影《榜样》等。此外,教师应注意将电影与课程的其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例如PPT、教案等,使电影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对党史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思想认同。其三,教师可设置电影鉴赏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抛出电影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看法和观点。在课后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课堂中的电影撰写观后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由此,学生可通过欣赏电影、讨论电影内容、分享个人看法等方式,深入了解电影所传达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丰富社会实践,营造思政氛围。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想充分发挥党史题材电影的重要思政教育功能,需要探索党史题材电影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形式。其一,高校可在校内开设以思政教育为主题、以党史题材电影为具体内容的专家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影视演员、专家、教授和学者讲解党史题材电影的背景和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影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其二,高校可组织各种线下观影活动,为学生提供观看党史题材电影的机会。例如,校园影院定期免费放送党史题材电影、组织党史题材电影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党史题材电影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等,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与学习效果。与此同时,高校应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在校园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党史题材电影的相关介绍,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以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宣传效果。其三,高校应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组织学生前往党史主题馆、纪念馆等地观看相关党史题材电影,通过实地参观、听讲解员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实现思政育人的教育目标。
(高学敏系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和媛燕系云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