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不同价值观念的融合与碰撞愈发激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严重冲击。对此,各高校纷纷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切实向大学生传递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而微电影教学作为新时代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新载体和新形态,不仅是引导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重要通道,也是高校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微电影融入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
作为新时代影视文化传播的新样态,微电影以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的艺术特性,成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全新路径,其不仅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特性相契合,也可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重要载体,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网络教学的完美融合。
其一,微电影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传递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觉悟。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下,加之中西方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极易出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错位情况,不仅侵蚀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而且对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具有爱国热情和民族认同的大学生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微电影凭借独特的文化载体和教育载体功能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全面渗透,通过影像化呈现政治人物和革命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刻感知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革命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从而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觉悟。同时,在微电影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下,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不当言论和错误思想,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红色文化自觉性。
其二,微电影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高校创新红色教育课堂、改进红色教育模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当前,高校教师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仍以传统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教学课堂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使得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将微电影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一方面是对传统理论教学课堂的有益延伸,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联动,从而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可凭借网络的双向互动性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中深刻感知红色文化,从而提升红色文化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二、微电影融入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途径
微电影教学是指以艺术化、生活化的影像语言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精神,使枯燥的红色文化理论从厚重的文本中走出来、活起来,并成为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感知红色文化力量的生动教材。因而,高校应充分发挥微电影的育人功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出发,探求微电影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其一,高校应借助微电影打破传统理论式教学的束缚,将其与红色文化理论课堂充分融合,以全面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首先,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在题材选择方面尽可能结合大学生审美需求选择生活化、故事性的红色微电影,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重大理论成果,从而使学生在赏析微电影的过程中全面学习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和经验启示,既可有效保证红色文化理论课堂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也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红色理论素养。其次,高校可借助微电影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红色文化理论教学的第二课堂。其可通过红色微电影社团或兴趣小组、红色微电影展映等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学习政治理论。
其二,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微电影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一方面,高校可组织红色微电影制作大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自主决定微电影制作题材和制作方式,并在拍摄过程中以角色扮演、对白设计等形式深刻感悟红色文化魅力。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独特的视角和身份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刻剖析与再造,从而将自身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为理性层面。另一方面,高校可与红色影视基地、红色博物馆等校外红色资源形成联动,不仅可为大学生拍摄红色微电影提供资源和场地,而且还可使大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此外,高校还可借助新媒体技术及线上学习平台为大学生打造“指尖上的红色文化”。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本身就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等特征,因而高校可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广泛宣传红色微电影,既可有效契合大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而且还可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微电影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融入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不仅有效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趣味,而且还可为高校创新红色文化教学课堂提供全新路径。因此,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中可积极借助微电影改进教学模式,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求微电影与红色文化教育的结合方式,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