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举办主旨论坛,导演陆川、郭帆、张吃鱼等嘉宾分享在科幻电影创作中的感悟,以“科幻电影的国际视野与时代语境”为主题,探讨科技发展在科幻电影创作领域的价值。本次论坛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科学家吴季受邀出席并作题为《太空科技发展与科幻电影的主题》的主旨演讲,以科学发展、科技前沿为切入点,为行业思考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更宏阔的视野。
作为“科幻十条”颁布之后上映的首部国产科幻电影,电影《独行月球》依托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智力支持,得以把真实有趣的科学内容改编成电影元素,为电影中虚构的世界提供真实的科技支撑。该片结尾的字幕中出现了独立一页的新角色署名,科学顾问和科学支持机构正式地出现在我国科幻电影史中。《流浪地球2》的实践则更加深入,20位一线科学家从项目较早期即加入创作队伍,有力助推这部作品实现了科幻与科技的双向奔赴,导演郭帆和制片人兼编剧龚格尔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科学家贡献的感谢。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当代全球境遇下的中国社会现实或社会存在状况,必然有着属于这个境遇的特定影像传达需要。换句话说,当我们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论述,就更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是伴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而出现的必然。
以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太空题材科幻电影为例,该题材的繁荣与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刷出新成绩、探索新高峰的同时,相关的艺术创作也在不断书写新篇章。去年4月,在第7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国家航天局举办“科学与艺术”特别活动,多部航天题材的科幻电影发布特别海报,致敬我国航天事业起步66周年,《独行月球》《流浪地球2》《外太空的莫扎特》《群星闪耀时》等作品均受邀参与其中。
随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公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与影视行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在快速凸显。自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持续上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2020年则上升至10.56%。其中,北京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07%,上海市的这一数据达24.30%,广东省的数据为12.79%。而这些地区正好与国内最重要的电影票仓相重合。未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上涨。更高的公民科学素质比例,意味着更多高素养、高要求的观影群体正在形成,科幻电影的观众准备好了,这正是我们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原因所在。
在科技创新这一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上,中国科学家在多个科技领域占据制高点,也站在了人类认知的最前沿。大至宇宙起源,小至基因编辑,向深处探测深海、深地,向远古探寻生物灭绝的历史……中国科学家群体正在以勤勉、以智慧、以无私的精神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祉做出巨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期待电影界能够给予科技领域更多关注,通过与科技界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更多题材多样、科学严谨、质量优秀的电影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的了解和认同,这既是中国电影提升影响力的应有之义,也是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不容忽视,而电影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基于对电影强大影响力的重视,中国科协自2017年启动的“科学与影视融合”项目,目标之一就是架桥修路,为科幻电影创作者提供路径,了解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进展,通过科学家的力量将创作者直接送达至人类认知的边界,从而帮助电影创作者以更宏阔的视野,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获得全新的灵感,释放更澎湃的创作想象力。
(作者为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