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上海国际电影节联合DIOR迪奥主办的“她影时代论坛:不设限的人生”在胜利电影院举行。
活动现场,上海国际电影节与迪奥共同宣布授予演员、导演章子怡“年度女性电影人”荣誉。
在回忆起自己的从影生涯时,章子怡认为每一次的自我突破都来自于一颗“好奇心”和“无畏心”。从一个完全不懂演戏的女生,被张艺谋一眼选中而推上大银幕,现在想来也都觉得一切是不可思议的。而在跟农民家庭一起生活,一起挑着扁担、扛着锄头干农活的日子里,她让“招娣”这个角色自然而然地附在了自己的身上,“这里面没有表演,也谈不上塑造,只是我让自己离开熟悉的生活,去过了另一段人生。”
章子怡的经历也让入行40多年的邬君梅感同身受,她至今还清晰记得当年出演电影《末代皇帝》中额尔德特·文绣这个角色的情景。“首先是这个角色放在那段历史来看,也是绝对不平常的。她敢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她的这种思想解放,对自由的追求,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最让她感受到压力的是全英语对白的演出,“那时候我还是个留学生,英语也没那么好,这也是完全不在我设想之内。”
从早期的《双城故事》《甜蜜蜜》到近些年的《亲爱的》《夺冠》,导演陈可辛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和把握,一直是外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对此,他也坦诚他对女性的认知有着一种融入血液的“执着”,“我一直相信女性是强悍的,所以在我的作品里,女性角色一定是个女强人。”成长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陈可辛,受到了当时女性崛起的社会风潮影响,“那个时代,香港崇尚的是女强人的文化,所以我自然也接受了女性天生是强悍的认知。”但他也强调,电影作为时代产物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一些作品如果放在当下来看,可能会受到一些批评,这是因为年代的标准变了,所以我必须借助一些技巧和手段来达到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相信女性天生就是强大的。”
在谈及给青年影人尤其是女性影人一些有益建议时,三位“前辈”也都献出了实用“锦囊”。章子怡提到拥有一颗无畏的心,以及寻求身边的人鼓励尤为重要。邬君梅希望更多的女性电影人能学会表达自己,不要拒绝任何的可能性,放手去尝试和创造更多不一样的作品。
陈可辛总结说,时刻保持对电影的热爱,才能让自己去战胜失败。“在这个行业里,失败的几率是99.9%,真正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只有你真正热爱它的时候,你才会在失败的时候也能感到快乐,才能让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论坛下半场,几位青年电影人登场亮相。2009年,张末通过在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担任剪辑师、字幕师而进入电影圈,此后她在《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归来》等影片中承担各种幕后工作。2016年,张末终于首次拿起导筒,完成了她人生首部导演作品《28岁未成年》。对于这段入行经历,张末形容既熟悉又敬畏,虽然从小受父亲张艺谋的耳濡目染,也会常常跟着父亲去片场参观,但从局外人变成圈内人的过程, 还是让她有诸多的忐忑。“当副导演的时候,是帮导演料理他顾及不到的事情,包括选演员也是其中的一个领域。而当一个新人站在你面前,要去判断她有没有这个能力去表演,这又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所以当我坐到导演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就是因为发现所有以前积累的东西现在要运用出来,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运用出来。”
从战地记者转行做纪录片导演,周轶君对“不设限”的认识则更加地深刻。“在我看来,‘不设限’可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意味着不一样的含义。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不设限’就意味着你根本看不见那些,因为年轻人总是有一点天真,但是这个天真就成了你看不见的限制。”
如果说考验张末和周轶君的“不设限”,是她们如何面对职业生涯的一次主动转型,那么对于王佳怡来说,则是如何把握住从天而降的机会。今年春节档,王佳怡凭借电影《满江红》中的瑶琴一角而被观众熟知,然而她为了这一天却是苦苦训练了一年之久。她回忆说,从接到视频面试的通知,到入选训练营,经历层层淘汰筛选,最后进入剧组拍摄,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几乎是在经历一种蜕变式的成长。
尽管最终在片中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但王佳怡还是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之路还很长,在当下还是要给自己一些“限制”。“接下来,我暂时要回学校完成学业。今后有机会接到更多的演出机会,希望也能挑战不一样的角色,不管是在年龄上,还是从形象上,我也想要看看我自己到底能做成什么样子。”(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