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影响力与传播力: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业界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探讨如何为国产艺术电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次研讨会是“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第二场,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馆长(副主任)林思玮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助力中国电影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现于世界电影之林,创作出与时代和我们观众产生共鸣的好作品。”
艺术电影应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
从学术上说,“艺术电影”并不是一个很准确的叫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融媒体中心主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认为,大家喜欢使用“艺术电影”这个称谓,更多在于这四个字暗含着电影勇于探索、创新、表达的精神,“优秀的艺术电影能够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年初“破圈”的《中国奇谭》是美影厂的一次有益尝试,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奇谭》总制片人李早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特伟曾提出过“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在这个理念下,美影厂创造了很多世界上没有的片种,比如水墨动画。
制作《中国奇谭》,“我们想的更多的是能够激起传播和观看的方式。现在整个动画在视听本身呈现了一些跨界、融合性,这个作品最终观看平台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互联网平台的观看习惯、观看方式让我们有了新体会。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很多创作过程中一些新鲜的感受,创作者也可以通过弹幕和观众直接对话。”同时,李早强调,在创作《中国奇谭》时有非常多的灵感和内容来自于中国的神话题材。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实验电影制片厂厂长厉震林也表示,中国电影要坚持展现民族性,从中国古代神话的原型中,将中国基因更多展示给世界。他注意到,电影《流浪地球》使用了四个古代神话——《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他认为,之后的艺术电影创作可以多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型。
4月底,Netflix与周星驰合作的动画电影《美猴王》剧照曝光后,中国网友对其“美猴王”造型并不认可,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镇认为,Netflix对“美猴王”形象的再利用应该让我们意识到对IP开发的重要性,电影创作者应该自觉地在中华文化中找寻可再开发的文化内容。
他特别提及了前些年在戛纳大放异彩的艺术电影《春江水暖》,“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去发现,中国传统卷轴式横幅的绘画的体裁,在《春江水暖》这部电影当中的应用就让我们极其震惊,那种把世俗生活和庙堂文化结合到这个程度,也给了很多人启发。”
艺术电影已呈现出
更新更多元的面貌
全国艺联于2016年成立,过去六年,票房最高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为9900多万元,国产片中票房最高的则是万玛才旦导演的《撞死了一只羊》,票房超过1000万元。讲述国学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是在全国艺联放映的,创下纪录片票房最好的成绩790万元。前不久去世的电影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的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也是在艺联放映,获得500多万元票房。
全国艺联选片人王笑楠介绍,“艺术电影预算非常有限,受众也相对有限,甚至观影有一定门槛。所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为好的电影找到对的观众和对的电影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影片票房不理想,会抱怨排片,但真的不是排片的问题,是没有人看的问题,没有人看也不一定就是电影的问题,是没有找到这部电影的受众。这当中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
为了更好服务艺术电影观众,全国艺联对超过3000家加盟影院中排片不太理想的影院进行核检,并在30个城市日常管理维护50多个影迷群,影片上映时,先在这些社区发起观影团活动,在淘票票平台也有100多万粉丝入驻。
“我们认为策展能力是影院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影院经营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非常关键的是,影院经营者要爱电影、懂电影,愿意跟观众分享电影。当小众向、艺术向的影片没有那么大宣传声量的时候,观众怎么去知晓?影院经营者要有主动找观众的意识。”她介绍,艺联也在做相关培训,通过电影文化、电影营销理念、电影史等系统课程,希望能把一部分影院经营者变成策展人,盘活影院日常的空闲时间,营造艺术电影发展的良好生态。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大世界》《空山异客》等艺术影片的青年制片人杨城近年来活跃在国际电影节舞台上,2018年还被《银幕》杂志(ScreenDaily)评为全球50位“改变电影行业的新星制片人”之一,在他的观察里,中国的艺术电影如今已经呈现出了更新更多元的面貌。
“这几年我们看到在国际电影节上出现的中国导演的面孔越来越年轻,他们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特别大。之前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电影还有一些特定的想象,现在他们这个心态就放平了,他们知道中国如此大、如此复杂,中国电影的产量如此多,由此会推导出中国电影本来就是个性非常多样的领域。”
面对这些变化,他以自己实际参与的电影项目为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永恒和符合的主题与新鲜和当代的语言,是近些年国际上‘留得住’的艺术电影所具备的两大特征。”
艺术电影更多重任
落在了传播层面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录片导演张同道分享了自己曾与美国南加大的一位教授谈论,在西方主流观众的眼里,究竟什么样的中国电影真的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答案是李小龙。
“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是李小龙?第一,李小龙真正把中国文化的精华提炼到一个高度,把武打变成了一种人生哲学,这是李小龙厉害的地方。而且他会写诗,而且写得那么漂亮。同时,他把中国功夫融入了泰拳、韩国的跆拳道、菲律宾的双节棍、美国的拳击,这种‘融’的力量,海纳百川的力量,才是中国文化的力量。”张同道说。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电影制作系副主任、电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万传法以2015年和现在的时间节点为对比,分析了当今中国电影的跨文化制作与海外传播发生的深刻变化。
他认为,“最大的变化是环境变化,全球化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时期大家都想向外拓展、向外融合,实现全球的一体化。但当下受到疫情和战争等方面的影响,大的环境是重塑新的正义文化和利益联盟化,分割或者说差异成为当下的关键词。这种变化对于跨文化传播,特别是电影跨文化传播和制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仅是电影的发行或者放映的问题,反过来对于创作、生产产生了强大的制约。”同时,万传法还提到,“这几年‘向外跨’的步子已经终止了,中国电影制作人其实已经采取了一个新的方针策略,就是‘向内跨’,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他说,观众的艺术理解力和感受能力都在逐步提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取之不竭,艺术探索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年轻电影人的不断涌现等现实背景,都能够让我们对中国电影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