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已经成为国产爱情电影的热门档期,这个被称作 “网络情人节”的日子,催生出了对爱情片巨大的观影需求。2021年该档期上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首日就收获了近一亿元的票房,一年之后该片重映,“5·20”当天又取得了2400万元的成绩,最终,这部由张婧仪、屈楚萧主演的爱情片累计票房达3.8亿。相比之下,今年“5·20”的市场热度明显不足,量身订制的《请别相信她》在上映当天创造3500万票房之后后继乏力,截至5月28日该片票房总计约5000万元。
爱情从来就是人们最重要的生命体验之一,爱情电影作为历史最为悠久、最为大众熟悉的类型,它长盛不衰的普遍性就在于,很容易让观众通过调动情感的记忆来实现对爱情的指认,这些爱情故事给予观众爱情想象的补偿与抚慰,以此赢得广泛的情感共鸣。在电影产业化生产的环境之中,爱情电影以其受众宽泛、投资较小和收益可观的优势,往往成为主流的商业电影类型。
然而爱情,或者说“爱情故事”的讲述又是个“难题”。正如学者陈晓云所说,文学史或电影史上的经典爱情文本,或多或少会在爱情故事的叙述中拼贴历史、伦理、战争、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的内容,而少有纯粹言情的叙事文本,是因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爱情向来因为同时涉及情感之外的种种因素而呈现出其复杂性”,同时爱情故事也需要富有想象力的创意,从而在“相对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完成一个具有戏剧特质的叙事”。换句话说,爱情故事“难”在要讲出爱情的成色和质感,也要为爱情的起落找到叙事的“基础和机理”。
商业述求和爱情“难题”的合力之下,相当部分的爱情片采用了IP改编或者“经典”翻拍的方式来规避风险。《我要我们在一起》就改编自2013年的热点网文《与我十年长跑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在男性视角的讲述中,这个跨度漫长的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输给了时间,输给了现实,它带领着观众重温了初恋的美好和疼痛,对爱情片“怀旧青春”潮流的呼应和原文巨大的“粉丝”人群,是影片获得高票房的基础。
《请别相信她》翻拍自韩国2004年出品的同名电影,影片基本延用了原作的人物设置,人物关系和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戴错戒指嫁对郎”的爱情喜剧。相较欧美,韩国的电影版权更便宜,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更为接近,挑选那些已经通过市场检验的韩国电影,翻拍制作国产爱情片的做法并不鲜见。但近年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分手合约》《你的婚礼》《当男人恋爱时》等影片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其口碑普遍与原作也有着的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对这些韩国故事的“本土化”改编还有着不小的提升空间。《请别相信她》也不例外,正是 “本土化”改编上的诸多失策,影响了影片的市场表现。
首先是“保真”的维度。电影作为一门现实主义特征最为明显的大众艺术,始终绕不开与现实的联系,爱情电影要讲述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首先要考量的是它是否符合现实的逻辑。中韩两个版本都是讲述外表清纯秀丽,实则骗术高明的女主人公,谎称男主女友进入他的家庭,获得全家亲友长辈的喜爱与认可,与拼命要揭穿她身份的男主终成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在韩国影片公映的2004年,这个故事是成立的,当年的技术条件下,女主利用信息传输的不畅谎冒身份,形成了全片喜剧的笑点和叙事的悬念;但在翻拍版本上映的当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早已普及,只要家人拍张照片就能验证女主身份的真伪,这个故事的可信度难免让观众生疑。
其次是时代的背景。本世纪初的韩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城市成为年轻人择业的首选。男主人公纠结于去釜山还是留在小镇的犹豫,才会让他有种不合时宜的“憨”态,而女主信奉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竞争”法则,釜山/小镇和女主/男主的对立,其实暗含着当时韩国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撕裂,在创作者手里故事的走向也意味着价值的选择。而翻拍的故事丢失了这份原作中蕴含的扎实,在当下价值多元和个体原子化的时代,男主和女主的矛盾只是性格的差异,如果不是刻意设置,他们的人生其实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
再考察故事中人物的变化。原作中女主的行为——哄骗男主父亲从而在家庭中获得身份——是对韩国男尊女卑文化传统温和的讽刺,这个真假身份的喜剧故事背后潜隐着韩国女性的两难困境,顺从则百无聊赖,如同小镇妇女一样鸡毛蒜皮;反抗则无家可归,得忍受形影相吊的孤寂。男主与女主人生成长的标志是对自我身份和自我欲望的确认,这种在传统/现代的撕扯中存在主义的选择,是成长带来的勇敢,也是他们之间爱情的前提,也即是意味着,真实是爱情中最重要的东西。从这个维度,韩版的影片是一部女性视角下的爱情“神话”。而翻拍故事对女主要柔和得多,她在男主的呵护和安排之下,终于用童话般的仪式确认了“爱情”,在性别权利基本平等的中国社会,这个现代爱情故事却有了一个“甜宠”的价值表达,它把主动权重新交还给男性,女人得靠男人哄着。
应该说《请别相信她》的原版故事还算不得优秀,喜剧和爱情的比重与融合还有失偏颇,爱情部分的铺陈和推进相对薄弱。而无视两版影片故事之间的时代和文化差异,几乎复刻式的翻拍,其实遮蔽了原版的优点,而放大了“本土化”不足的缺陷。如果说曾经我们可以从《李米的猜想》《开往春天的地铁》等影片的爱情表达中看到时代对人的冲击,可以从《后来的我们》等影片中去重温青春初恋的乌托邦世界,可以从《左耳》《你的婚礼》等影片中看到少女的疼痛和迷梦,《请别相信她》不算好看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比较难于找到一个角度,去和剧中的人物共情,去感受到爱情的力度和温度。
中国的电影市场需要爱情的故事,需要通过它们来确认这个世界的情感和亲密,来获得勇气和激励。“5·20”过去了,还会有“七夕”,还有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档,我们应当相信,爱情它不会一直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