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传递与信息交流的速度较快、规模庞大,且呈现出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价值密度低等特点,使得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等为重点的高校教育管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高校借助大数据技术既可提升教育管理实效,也可凭借特有的信息传播、数据分析能力,助推教育管理实现信息化转型。而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需要高校管理者及教师在具体教育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大数据理念、科学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实现教育管理过程信息化,并依托数据库、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支撑,不断提质增效,促使高校在契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机遇
大数据呈现出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等特征。其一,加快高校教育管理速度。基于大数据技术高速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特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可利用更短时间处理更多工作,简化工作流程,有效节约人力资源,从而在加快教育管理速度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其二,创设高校教育管理智慧环境。高校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整合,不断拓展教育管理实践范围,并在万物互联和虚拟仿真平台的支撑下打造智慧教育管理新模式,以此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信息环境。其三,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转型。高校教育管理者运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与教育管理相关的各类信息、多样资源的信息化处理,以及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的信息化创新,加之高校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大学生主体在个人理念层面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使得高校教育管理能够自上而下实现信息化转型,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在信息化实践中高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路径
大数据时代在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带来一系列发展机遇的同时,对高校教育管理者及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和具体实践提出一定要求,加之大数据的特征,高校还需立足自身办学实际,深入探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意识、系统培训,组建高水平的教育管理队伍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信息素养及工作技能等因素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重视对工作者思想观念、信息素养等的培训,结合人员结构的优化全面提升教育管理队伍综合水平,以此带动教育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实践。其一,高校需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形成信息化管理意识。高校教育管理者应立足自身教学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大数据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视大数据技术在具体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其二,高校应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必要培训,帮助其系统全面地认识大数据技术,明确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管理实践应有的方向。在具体培训开展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培育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大数据意识,并结合具体技术的使用、实践案例的分析锻炼工作者的大数据技能,以此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综合素养。其三,高校应优化教育管理工作者队伍的人员结构。一方面,高校在招聘教育管理工作者时应强调人才的大数据意识和实践技能,以考察其是否符合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应引进大数据专业人才,为队伍注入新鲜活力,以提升教育管理队伍整体信息化水平。
(二)多元协作、健全机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环境建设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既离不开多元教育主体的深度协作,也离不开健全的教育管理机制保障,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教育主体之间的协作能提升教育管理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契合度,而且大数据技术带来的观念冲击和技术需求,也对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其一,强调高校各部门、管理者、教育者、服务者等与大学生主体之间的协作,突破传统模式下单一负责制的限制,在多元协同中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提升教育管理全面性和针对性,并在各部门优势互补中契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其二,高校应重视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制度建设。针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通过必要的奖惩机制激发教育管理工作者积极性,并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教育管理工作流程,结合制度规划的完善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纳入健康和谐的制度范围,保障工作者落实信息化实践,并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在此过程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格外注意信息环境的安全,确保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基于隐私保护的基础,并能在契合学情实际的同时提升教育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其三,高校应加大资金、技术等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为相关信息数据处理提供必要支撑,便利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高质量开展。为此,高校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系统和各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以此为基础,借助虚拟现实、5G、元宇宙等技术优化信息处理平台,并时刻关注平台使用过程中师生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的评价和反馈,以评促改,在动态化调整中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实践准确性。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