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视觉艺术,电影和舞蹈在空间性、动态性、肢体性、画面性等艺术美感上一定程度上互通,基于此,电影作为最为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早已将舞蹈纳入进自身的表达体系之中。从世界电影史的维度上看,歌舞片的形成和发展就是电影和舞蹈结合的产物。而从中国电影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瞥见,华语古装电影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之一,其中对中国古典舞的融合与呈现,也成为贯穿中国电影发展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纵观中国电影史,无论是发展初期的戏曲片还是近年来的商业大片,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虚构故事,都能看见古典舞在其中大放异彩;从宫廷舞到胡旋舞,从水袖舞到鼓面舞,它们与电影的故事相和,或反映历史传承,或折射文化变迁,或艺术变形,也有哲学思辨,古典舞本身所承载美学价值也借华语古装电影的艺术特性,更为生动,更为丰富地得以体现。
追寻与呈现,华语古装电影中古典舞的历史美学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定名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著名作家、剧作家欧阳予倩先生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最终成为与中国民族舞并列的中国舞大舞种名。所谓“古典”,既概括了舞蹈的艺术风格,也指出了舞蹈的发展根源——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舞蹈。一方面,中国古典舞如今的表演程式和艺术风格离不开古往今来历代者舞者的艺术实践,从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追溯商周时期,古代宗教舞蹈、宫廷舞蹈、外来舞蹈、戏曲戏剧,都源源不断地为古典舞的发展提供养料,可以说,古典舞一定程度上是古代舞蹈的沉淀与承袭的结果。另一方面,正如我们所知,艺术是现实的镜子,舞蹈作为艺术,其诞生和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相互呼应,正是历史真实更迭着促成了舞蹈的演变,才有如今中国古典舞独特而宏大的舞蹈体系最终形成,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也成为中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在攫取历史切面进行创作的华语古装电影中,《杨贵妃》不得不提。这部上映于1992年的电影,由导演陈家林指导,以历史为基础,讲述了杨贵妃从天真少女蜕变为宫廷贵妇,沉浸于歌舞享乐与唐玄宗的美好爱情,最终却魂断马嵬坡的一生沉浮。该片在故事类型上,集历史、宫廷、人物传记为一体,影片中大量古典舞桥段的融入更是为影片附上歌舞片的羽衣。影片的主角杨玉环由国家一级舞蹈演员周洁扮演,在影片中,她以杨玉环的角色身份演绎了多段中国古典舞,包括唐玄宗初见杨玉环时的编磬舞、夜遇杨玉环时的花帽舞、宴会霓裳羽衣曲舞等,通过众多古典舞段落的展现,一个真诚浪漫、能歌善舞的杨贵妃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众多古典舞段落中,霓裳羽衣舞无疑是最为重要和华美的一场。作为中国古代舞蹈的巅峰之作,霓裳羽衣舞诞生于文化繁荣多元的盛唐时期,原舞随着时间的流逝未能流传至今,但通过电影的艺术再现我们却可以一窥其风采。我们看到,周洁在电影中演绎的霓裳羽衣舞在服装造型上多用流苏、纱羽,人物的皮肤在服饰的影映下大方裸露,与盛唐开放社会风气呼应,在动作编排上加入了“佛手”的元素,从杨贵妃主舞时的手指、手肘动作,到结尾与伴舞群一起组成的中心式“千手观音”舞蹈形象,这种“佛像”变形不仅折射出盛唐时代以佛教兴盛的宗教文化现实,更是展现了唐朝时期发展到鼎盛敦煌壁画的艺术影响力。而电影创作者也运用暖色的灯光烘托、弥漫的烟雾配合,加上镜头捕捉、景别切换等电影手段,最大限度展现了霓裳羽衣舞的魅力,同时也让盛唐时期文化融合,歌舞升平的整体形象跃于银幕。此外,还有贵妃入宫时的水袖迎宾群舞、贵妃册封礼时的庆典舞、夜宴群舞、清平调群舞等古典舞。以一种“背景构建”的方式体现了古代“燕乐”舞蹈的高阶层娱乐性质和表演性。
含蓄与张扬,华语古装电影中古典舞的东方美学价值
在东方美学的体系中,讲究“中庸”和谐之美。这种和谐之美包括内与外的和谐、整体和部分的和谐、动与静的和谐等,这些东方的审美特征也在古典舞中被内化、被展现。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古典舞的身韵。“身韵”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指舞者的身体技法,舞蹈的外部形态;“韵律”则是指向舞者的内心信念,舞蹈的内涵和气质。二者相互融合,才形成古典舞的完整风貌。这本身就体现了东方美学中内外和谐的内涵。在电影《夜宴》中,由周迅扮演的青女率一众白衣傩面的舞伎上演了一出《越人歌》舞。这一舞蹈中,主舞青女身体动作缓慢,但伴舞的身体动作却在一瞬之间变化,整体趋静,却静中有动,加之黑白傩面的呼应,是舞蹈外部多体现的“和谐之美”,而这支舞更是青女爱情的隐喻——看似隐忍沉静,实则坚定果敢,以电影故事阐释,以舞蹈呈现,《夜宴》正是向我们证明,华语古装电影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古典舞身韵合一,内外和谐的美。
中国古典舞遵循“欲进先退、欲伸先屈、欲急先缓、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欲浮先沉、欲左先右”的原则,宛如《诗经》中的“起兴”,其蕴含的是东方美学中平衡之美。我们能见到,《妖猫传》中春琴有席间一舞,从桌面到厅中,身体如水如鱼,在空间中不断流动,似乎没有定式,同时,人物妩媚、“妖性”的特质也更为生动。古典舞要求舞者利用身体在空间中构成圆润、流动的弧线,与东方美学中的圆润之美对应。我们能在电影《杨贵妃》中看见旋转、云手等舞蹈动作的重复呈现或特写镜头,而这些“电影的定格”,恰恰是古典舞作为舞台艺术时不能呈现和强调的。至于《十面埋伏》小妹的舞蹈,更是让观众看到水袖舞的惊鸿之姿,借助官差与“盲女”听音击鼓的桥段,柔软的水袖画着圆融的弧线,游走于各个鼓面,以此,也成就了电影的经典段落。值得一提的是,《十面埋伏》中的这一古典舞段落,看似以水袖为主,呈现柔美,实则以舞者的身体力量为核心,外柔内刚。尤其是有半段水袖舞剑,暗藏杀机,更是将古典舞的力量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危险,也是电影中人物小妹的注脚。
中国古典舞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艺术。随着华语古装电影和古典舞的联结日益紧密,古典舞也成为古装电影塑造人物、讲述故事、呈现画面的重要力量。而华语古装电影对中国古典舞的呈现与表达,使古典舞以一种更为大众化、故事化的形态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同时,古典舞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意趣,也随着古装电影的传播浸入更多的人心中。
(宁斌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讲师,骆婉姝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