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场域中,各国文化借助于各种短视频、影视剧、纪录片进行文化输出,一方面拓宽了各国文化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又将文化以无声润物的形式传递出来,有效地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新时代纪录片从情感表达、元素融入、结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深耕中华文化沃土,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和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
(一)合理搭乘技术快车,
缩短文化传播鸿沟
在大数据、云计算、X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纪录片也开始尝试与新技术的融合,思索着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网络场域中抢占大众的注意力。目前已经出现了交互纪录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种游戏节点式的选择互动,用户通过选择不同的分支来决定剧情的不同走向;另一类是,通过其他技术与作品达成有机互动,如AR、VR、超链接跳转、AI等[1]。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需要融于其语言环境才能理解的高语境文化[2],可借助新兴技术从视听等层面提供感知的模式,做到视、听、触、闻等感知的丰富与满足。如借元宇宙理念,依托区块链、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去创作春节相关题材纪录片,让受众切身处于中国春节的欢乐气氛之中,远程体验贴春联、包饺子等春节习俗。借此打破以往向观者灌输文化影像的固定模式,而实现由观看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这不仅契合当前普遍受众的娱乐游玩心态,进一步以软性输入的方式向他们呈现我国多彩的传统文化,同时,还避免因文化差异、纪录片本身枯燥乏味等造成传播的低效率现象出现。
(二)立足文化长尾,
助力中国叙事体系构建
长尾理论是由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的,他认为尽可能多的热度低的产品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市场,可以与热门市场相媲美[3]。也就是说,在文化领域,抛开人们日常津津乐道的部分,进而转去深耕不被人关注的小众文化或者不被重视的文化,其产生的文化效益可能会远远超过人们了然于心的那部分文化。其实,纪录片的选题也是如此。被人熟知的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典型建筑已成为中国标签,那么是否可以再深入挖掘其他不被大众熟悉的建筑题材来构建中式建筑多彩的纪录片网格?如上海的豫园、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等。其次,还可以展现我国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让这些经典文化也乘船出海,借纪录片的形式构建完整的中国叙事体系图。再次,通过纪录片这一媒介工具,将“中华功夫”这一广为人知的中国标签品牌化,助力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
(三)细琢影像层次,
追求影像的修辞美学
“纪录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这是著名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关于纪录片美学的观点 [4]。纪录片影像修辞的追求,其实就是合理运用视听语言和艺术手段去表达纪录片的审美意趣和艺术意蕴。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画面风格,即在完整呈现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的前提下,在画面构图、影像色调上力求达到一种中国风格的美学现象,从而通过画面传达出一种中国韵味的审美意境。如苏州园林,就可以加重青色色调,塑造江南烟雨的氛围;敦煌,就应当加深大漠的黄色调,突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无垠之感。
(四)丰富叙事视角,
增强中国故事讲述能力
丰富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也是为纪录片增添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视角的增添和改变可为受众营造出一种参与感和互动感。许多纪录片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百科普及式”,伴着解说揭开纪录片的全貌。纪录片可尝试另辟蹊径,采用伴随视角与观众一起去揭开故事的面纱。创作者通过蒙太奇、解说词等来营造一种“剧本杀”式的讲述方式,让观众沉浸到纪录片场景当中,以第一视角去体验推理。这种叙事方式更为新颖有趣,也增强了中国故事讲述能力,使中国故事品牌化。
另外,在纪录片叙事中,画面、声音、文字都可承担叙事功能,他们的有机结合能完整还原纪录片的真实美。第一,画面尽可能多选择第一视角,塑造一种聆听故事或者观察事物的现场感;第二,声音层面尽可能保留多的同期声,打破纪录片本身给人的一种“玻璃窗”隔阂感;第三,合理的运用文字,可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总结
在当下科技发展迅速的环境下,要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纪录片的隐形融合,增添纪录片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受众营造一种零距离的在场感。通过“对话感”的叙事视角来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并借影像修辞美学的追求来增加画面质感,实现纪录片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传播价值的四位一体。
参考文献
[1]梁君健,杨茹珺.破壁与融合:当代纪录片创新发展的技术动因研究[J].中国电视,2021(12):83-90.
[2]李红.理解高语境文化:中国传播观念的超语言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22(04):97-104.
[3][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等.2009版.北京:中信出版社.
[4]姚春丽,吴玲.以美学视角品味《舌尖上的中国》[J].青年记者,2013(14):79-80.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当代国产动画作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研究》(21VSZ1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南丝绸之路历史故事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20YJC850014),文化和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符号的动漫话语转化与海外传播策略研究》(22DY33),重庆社科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重庆农村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2019PY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