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革旧而求新,搏身而改命。回望历史长河,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镌刻着革命的烙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时代的洪流中也正发生和孕育着新的革命进程。追溯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中国电影正是在革命中诞生和发展,同时,作为记录时间的艺术,中国电影也记录和呈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革命主题”一直贯穿于中国电影之中;而不同代际的导演也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始终坚持对中国革命史的呈现。
一、与革命史共生,呈现历史脉络
中国电影对中国革命史的呈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时期,在夏衍、郑伯奇、沈西苓、司徒慧敏等一批进步作家、电影人的呼吁和努力下,不仅造就了《狂流》、《风云儿女》、《十字街头》等一批反映社会现状,体现革命斗争精神的进步电影,《壮志凌云》、《狼山喋血记》、《夜奔》等抗日主题更加鲜明的国防电影更是成为彼时革命斗争的重要精神推动力。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在炮火中求进,不仅有《中华儿女》、《八百壮士》等颇具时代性,将民族革命、抗日斗争放在中心位置的优秀“大后方”电影,在大西北的抗日根据地,延安电影团也以纪录片形式开辟了中国电影“红色电影”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十七年”发展。这一时期,一方面,新中国建设在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革命呈现新的形态,需要唤起人民的革命意识;另一方面,革命和战争刚刚过去,人们的记忆依然清晰,抗美援朝等新的战争形势紧扣人心。所以,这一时期既涌现出了《乌鸦与麻雀》、《我这一辈子》、《姐姐妹妹站起来》等优秀社会革命题材电影,以《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战争题材电影也佳作频出。
十年沉寂过后,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共同发力的蓬勃发展期,无论是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将镜头对准对越反击战中的战士,还是黄健中的《小花》重回战火中的悲欢,亦或是张艺谋的《红高粱》将故事的高潮定格在抗日的火海,都能看到“中国革命史”的呈现。新时代,中国主旋律电影全面发展,电影对中国革命史的呈现也进入了新的高度,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为代表的史诗革命电影熠熠生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电影的内容,时间跨度长,重大事件密集,呈现一种“史诗”感。以《建国大业》为例,该片讲述了自抗日战争结束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间的历史。在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文本里,展现了国共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署、蒋经国反腐、内战爆发、闻一多之死、中共撤离延安、陕北土地革命、中央分离、国民党国民大会召开、冯玉祥之死、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北平和平解放、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中共入北平、渡江战役、政协会议召开、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是通过重现重大历史事件,将革命史的脉络构建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近年来涌现的《革命者》、《1921》等作品,也在革命史的呈现中延续了这种“史诗叙事”。而如《八佰》、《长津湖》等就是典型的以单一事件为中心,呈现革命斗争史的典型。
二、与人民同在,历史人物的呈现
故事,终究是人的故事,革命历史的呈现离不开历史人物的刻画。在对中国革命史的呈现中,电影善于去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注重对革命先驱、历史名人的呈现。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能看到如电影《革命者》一样,以单一人物为中心,辐射整个历史切面的电影叙事。《革命者》以革命先驱李大钊被行刑前的三十八小时为切入点,回忆和现实交织,以李大钊个人的革命人生折射出彼时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前行的历程,以李大钊为中心,陈独秀、毛泽东、张作霖、张学良、孙中山、蒋介石等历史人物随着故事的展开依次登场,形成“以点带面”的历史人物群体。在人物群像的刻画上,也有像《建国大业》这样“去中心化”的电影叙事,其核心人物是毛泽东和蒋介石,更是国共两党两大群体。于是,我们看到,《建国大业》几乎在有限的革命历史纵线中,给众多历史人物加以笔墨,以此建构出一个群雄纵横,波云诡谲的历史面目,将革命的现实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历史是人民造就的,正是人民的觉醒和人民的努力成就了革命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重要历史人物之外也注重革命历史中的无名英雄和普通人民的塑造和呈现。创作者们将镜头对准与“伟人”相对的小人物,主角者有如《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地下党代表杨晓东,《红色娘子军》中出身贫家的普通战士吴琼花,次要人物中也有《建国大业》的中的厨师长、红军老兵,《革命者》中的小庆等。
结语:
在中国电影的镜头里,有革命历史的史诗重现,有历史事件的重点描绘,也有历史人物的鲜活刻画。在对历史的侧写中,中国电影完成了从类型到内容的全面发展,通过电影,中国革命史也从抽象宏观的概念被还原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革命精神也随电影影像一起,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作者系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