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向大师致敬”单元自2007年创设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通过向世界电影大师致敬的方式,展映诸多佳作,让观众一饱眼福。2023年,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向大师致敬”单元聚焦英国电影大师迈克·李(Mike Leigh)。
2012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艺述英国”单元里曾展映过6部英伦佳作,其中就包括电影大师迈克·李的作品《又一年》。十多年后,伴随迈克·李的诸多经典作品陆续得到数字修复,今年又逢迈克·李的八十大寿,上海国际电影节与英国电影协会(BFI)合作,以“向大师致敬”单元的方式,带来迈克·李执导的多部经典名作,向这位擅长即兴创作的电影天才致敬。
1943年2月20日,迈克·李在英国赫特福德郡出生,年少时期就迷上了电影。尽管当时他的父亲反对他要成为演员的想法,但在1960年代,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艺术之路。在伦敦求学时,他接触到了美国独立电影教父约翰·卡萨维蒂的即兴电影杰作《影子》。这让李如同触电一般,发现了即兴创作的魅力。
此后,迈克·李并没有马上投身于电影事业,而是在戏剧的海洋里汲取养分,并确定了他的创作模式——即兴。1971年,李用这种方法拍出了他的处女作《暗淡时刻》。影片一举夺得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豹奖,这也奠定了其日后的电影创作风格。
迈克·李可谓是人类学观察家,这使他的电影即兴创作法独树一帜。他通过观察演员的即兴表演,提炼、生发、完成自己的作品。他时常在没有剧本的前提下开始投入项目,作品往往始于一个简单的概念。
演员是迈克·李的灵感源泉。他会花上数周,甚至半年时间同演员在工作室中进行“一对一”单独合作,根据每位演员对身边人的模仿和即兴表演,确立起他所要影片角色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等。待时机成熟后,他会让演员两两见面,在彼此即兴互动中,构建他所要的“现实世界”。剧本台词、影片关键时刻等都在该阶段产生,他据此再完善剧本,有了电影的基本轮廓。
李为捕捉人物真实反应,常在拍摄过程中隐藏关键信息。他在计划好场景、情节的同时,不向演员透露过多设定,在互不知晓对方情节线索的前提下即兴表演,催生出有趣的意外。同时,他在电影中大量使用近景、特写镜头,一方面是对演员表演的巨大挑战,但另一方面,让观众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演员的表演,非常过瘾。
正是这种“记录现实”的创作模式,使其人物避免了脸谱化、简单化、夸大化,且角色之间呈现出相当的张力,同时也保留了诸多生动真实的细节,并赋予他的电影以现实主义特色。他追求的电影哲学无关乎视听语言的实验,而是再现真实世界中人的故事。正是这些最尴尬、无奈、失落、好笑、温馨的瞬间,组成了一个又一个无比接近真实的时刻。他擅长在局促的空间下完成高难度的场面调度,在难以预料的剧情走向下,自然孕育极具爆发力的情感共鸣。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展映迈克·李执导的8部经典作品,其中2部短片,6部长片(4部为最新数字修复版本),包括《暗淡时刻》、《短发和卷发》、《历史感》、《秘密与谎言》、《职业女郎》、《一无所有》、《维拉·德雷克》、《透纳先生》。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