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基于真实事件改编,是内地导演王晶的首部长片,由贾樟柯担任监制,曾于2020年亮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于同年斩获平遥影展最佳导演荣誉。时隔三年,《不止不休》终于登陆院线,与影迷见面。影片主人公是青年调查记者韩东(白客饰),学历尴尬的他凭借对社会真相的探索热情,跻身彼时风起云涌的新闻界,即便艰苦“北漂”,亦“不止不休”。然而,当韩东执意要将调查乙肝代检的头版新闻撤下时,他被导师黄江(张颂文饰)驱除出了报社。在职业理想与良知的驱使下,韩东开始倾听乙肝病人的心路历程,并在走访调查后写下雄文《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并在黄江的引荐之下发表,夙愿终被了却。
影片藉由韩东之眼,重提非典、收容遣送条例改革、镉污染问题、矿难、乙肝反歧视等社会事件,唤起了观众们有关千禧年初的记忆。此时,纸媒正处于黄金年代,人民尊严与福祉的增进是国家的殷切希冀,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也推动着社会向正义与平等昂首前进。
若探究新世纪后中国纸媒的黄金年代得以出现的原因,则不得不将功勋赠予那一代热血沸腾的新闻记者。他们在第一现场冲锋陷阵,风尘仆仆只为记录真相。他们手中的笔,随着怀揣着新闻理想的心一同,变得既沉重、又轻盈。
一、重有千钧
沉重,是因为职业道德的千钧之重附着心上,使他们明白必须对写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人负责。
当韩东作为实习生而上岗时,报社前辈们意气风发地教给他做新闻的基本守则:记者手中的笔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毁人;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事实才是新闻……然而,世间一切道理都是听来容易做来难。
在调查乙肝代检运作链时,韩东似乎不曾对“代检违法”这一规定产生一丝质疑,直到他偶然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张博(宋洋饰)竟然也是参与代检的乙肝病人。张博愤怒而无助的自白将乙肝病人遭遇的歧视困境推至韩东眼前。少年时,张博在小诊所里打针治病,从此感染乙肝;成年后,他能力出众却无法就业,多次考研都抱憾落榜,究其原因,则仅仅是因为体检不合格。张博和其他“健康人”的唯一区别,或许仅在于他的运气。乙肝病人的痛苦在更多时候并不来自病痛本身,而来自一种他人急于与之划清界限的排斥。
这种困境,很自然便会让我们回想起影片开头的那句话:“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一句,仿佛是对鲁迅先生那句箴言的致敬——“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如果,张博当年没有踏进那个诊所,他不就是我们中的一份子吗?我们怎么能够否认他与所有人之间的关联?你和我,如何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他?社会大众对乙肝病人的歧视,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大与傲慢,一种危险的他者化?
于是,韩东开始重新思索自己先前笃信不疑的判定规则。他意识到,自己那篇揭露代检的文章,只会令社会大众对业已举步维艰的乙肝群体横加指责,歧视只会由此加深。
他无法容许自己抛开对边缘人群的共情,无法不重审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字,无法任由自己手中之笔“毁人”而非“救人”。此时,他的职业理想与道德让他手中的笔变得分外沉重。正是这份沉重,让他无视失业的风险,坚定地选择了撤稿。
二、轻如鸿毛
轻盈,则是心中的理想教导他们必须不惮于跳脱出物质困境的束缚,向着更高的思想境地升腾,触碰至高无上的真理与良知。
先贤曾有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韩东的“北漂”生活亦是如此。在合租屋里,韩东蜗居于厨房水侧之畔,在污渍与昏暗里,他却还能对着一台老式电脑笔不辍耕。火灾过后,整间屋子被烤得满墙漆黑、破败不堪,韩东却依旧住在这里,省下一笔开销,更省下了许多可以用来写文章的时间。
在撤稿事件后,韩东被房东扫地出门。大雪纷飞之中,他与女友(苗苗饰)流浪在黑夜里。在此有一个细节:韩东装书的纸袋因过度承重而崩坏后,他选择拿出行李箱里的衣服、衣架,腾出空间安放庞杂的书籍——书籍在此象征着他对新闻写作的理想与热情,而这种他人看来荒诞的选择,则是导演用一种直白朴素的方式,塑造了理想主义者“即便天寒地冻,亦拥抱心中篝火”的独特心境。
韩东之所以能够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保持从容的原因,或许正藏匿于韩东第一次踏入报社时手里那本书里。当时,黄江拿过书,读出书上的字:“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这句话其实是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第一章节的标题。对于韩东而言,记者职业便是他的“不朽的事业”,他可以用手中之笔书写真实、真情、真理。千年前,少陵野老痛心疾首写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千年后,韩东这样热血难凉的有志之士用理想,为自己搭建了足以抵御风雪的屋庐。
理想使人内心获得富足与安宁,使人跳脱尘世桎梏,向更高处上升。在全片结尾,那张渐渐向空中飞去的报纸如此轻盈而自在,作为理想的具象的它,最终会去向何处?或许,它将擦拭太阳,让人世间的光芒更具暖意;或许,它会拂去乌云,令大地上再无滋养仇视的阴翳。
三、在轻与重之间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巧妙地阐释了理想主义的既“轻”又“重”。
在影片约二分之一处,报社里孤身挑灯夜战的韩东抬头望向电视机,荧幕上播放着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里变的小魔术:一支笔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缓缓上升。韩东低头,慢慢松开了手中的笔,看起来沉甸甸的这支笔,竟然也轻盈地漂浮了起来。这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奇幻时刻。在这样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中,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
据王晶导演本人所言,他曾嘱咐道具组,韩东的笔一定要如武器般坚硬、沉重、有质感,因为他的笔正是他捍卫理想的武器。而在筹备后期,导演在为了增强时代感而大量观看神舟五号相关影像资料时,猛然发现杨利伟手中的那支笔,竟然与道具组为韩东准备的笔一模一样。这样有趣的巧合令人不禁深思:在寂静中遨游的宇航员、在喧嚣中奔波的新闻记者,难道不都一样是投身于“不朽的事业”吗?全人类千年以来所有期许的目光,难道不也让这支笔有千钧之重吗?航天英雄手中的笔,与韩东这样的平凡英雄手中的笔,难道不都是既“轻”又“重”的吗?冥冥之中,宏大集体的飞天梦想,竟然与韩东这一渺小个人的理想有了跨越虚实时空的奇妙呼应。在轻重之间,“理想主义”仿佛都成了这个年代的最响亮的缩写。
四、最好的尚未来临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故事片,《不止不休》对社会生活的严肃观察令人钦佩,对理想主义的重提更是令人动容。然而,影片并非没有缺憾。比如,黄江与韩东所代表的两种新闻伦理观之间极具张力,但随着后三分之一部分中黄江的消失,这种值得深入探讨的张力便被置于了悬而未决的尴尬境地。另外,韩东在乙肝病人门外的“演讲”似乎更像是一种怀才不遇的“赌气”,而谴责边缘群体的逃避又似乎太过残忍,他将自己身上“低学历”这一标签与乙肝群体所受到的歧视并置,而二者的困境是否真能同日而语?这或许值得深思。
瑕不掩瑜,《不止不休》依旧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佳作。不过,正如影片的英文名“The Best Is Yet To Come”一样,最好的尚未来临,王晶导演未来的作品想必将更上一层楼。同样,片中那个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年代也并未终结,我们或许将在未来见到它以更强大力量令我们泪流满面、抖擞精神,促使无数的我们继续不断地寻求义理、良知与热忱的爱。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国际电影文化传播专业2021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