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艺电影的重要价值以及新学院派电影
与其他电影相比,文艺电影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内容上看,文艺电影着力于反映较为真实的社会现状。与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相比,文艺电影的价值观也更加丰富多元。从形式上看,文艺电影介于更为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和更为先锋的艺术电影之间,是电影语言创新的“试验田”,是艺术电影中形式突破向商业电影逐渐转化的中间环节。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对艺术电影的创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也需要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进行较好的平衡。
因此,文艺电影对于导演和观众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艺电影的存在保证了大银幕电影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观众的电影审美与鉴赏能力。同时,因其投资规模较小、制片难度较低,文艺片的创作滋养着青年导演,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拍片机会。另外,艺术电影一定程度的市场属性也对年轻导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免艺术创作上的“孤芳自赏”。对于大多数青年创作者来说,成长应该可能是发于起于艺术片,成于文艺片,最后攀登的高峰应该是兼具商业和艺术属性的“文化大片”。
文艺电影的独特优势就在于介于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以艺术性为前提,同时也必须兼顾商业性。但从电影内容创作的角度来看,文艺电影因为介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中间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束缚更甚两者。文艺片一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新和风格特色、要尽量探讨严肃的社会问题、要规避过于商业化的俗套桥段和类型元素、要尽量建立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但在另一方面,文艺片又要尽量减少理解和欣赏门槛,满足普通观众的观影需求。在创作实践中,两者之间的平衡非常难以把握,观众对文艺电影的审视往往比单纯的艺术电影或商业电影更加挑剔。《百鸟朝凤》等传统风格的文艺电影可能难以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而《地球最后的夜晚》等过于追求艺术创新的文艺电影也可能会难以被大众电影市场所理解。
因此,文艺电影的创作需要较高的理论和艺术水平。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电影教育与创作的核心力量,“学院派”电影和“新学院派电影”理论与创作中都为中国文艺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40年前,在积极转向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势中,《沙鸥》、《邻居》、《湘女萧萧》等富有强烈人文色彩以及现实主义情怀的文艺电影标志着“学院派”风格真正登上中国电影的舞台,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等导演也因此蜚声影坛。此后的“第五代”电影人师承学院风格,锐意进取,《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盗马贼》等文艺电影引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电影艺术与国际电影艺术对话的桥梁。
自2011年开始,北京电影学院陆续以“新学院派”为方向倡导青年人才培养和电影创新创作,并率先提出了要创作“新学院派”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搬迁》等文艺电影是“新学院派”的代表作,屡获国内外奖项,实现了艺术、技术、文化与商业的有机融合。
“新学院派”电影中于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对于电影蕴含的社会作用和时代氛围的要求,与我国文艺电影创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中国电影业接轨国际电影业发展的趋势所至,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大片:
文艺电影的发展目标
中国电影产业在票房、银幕数量、产量等多项指标达到世界第二水平,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已基本完成电影大国的建设目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文化建构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影产业的深化发展而日益凸显,我国电影的行业现状与我们大国地位,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与电影生产消费大国的地位相比,与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比,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显然是不相称的。
电影业发展到今天,迫切呼唤具有深刻文化意义、对民族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对人性真善美进行审视的“文化大片”。文化大片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深刻反映社会文化现象、展现民族精神和历史底蕴的影片。
首先需要辨析文化大片和商业大片的区别。我国典型商业大片包括《战狼》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典型的文化大片包括《芳华》、《狼图腾》、《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商业大片与文化大片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创作目的、内容和受众。
从创作目的来看,文化大片主要关注于传承和弘扬文化,它们的创作目的往往是为了传递某种思想、价值观或历史故事。而商业大片则更注重娱乐性和票房收益,它们的创作目的通常是为了吸引观众,创造经济效益。
从影片内容来看,文化大片通常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而商业大片则更注重情节的紧张刺激、视觉效果的震撼以及明星效应的吸引力,内容上可能较为轻松、简单。
从受众角度来看,文化大片的受众相对较为有限,通常吸引对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感兴趣的观众。而商业大片则面向大众,旨在吸引各种年龄段、兴趣爱好的观众。
从制作成本和投资回报方面看,文化大片往往需要较高的制作成本,但由于受众有限,票房收益可能不如商业大片。商业大片则通常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为它们能吸引更多观众购票观看。
从文化影响力来看,文化大片在传播文化、传承历史、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商业大片则在娱乐市场和票房竞争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总之,文化大片和商业大片各有特点和价值,它们共同丰富了电影市场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不过,“文化大片”不是一种电影类型,无论是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电影还是文艺片等,都可以是有文化的“文化大片”。与文化大片相比,艺术片更注重艺术表现、追求审美价值、强调个性化和创新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电影的主流发展趋势是文艺电影,而文艺电影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文化大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艺术片都必须发展成为文化大片。艺术片和文化大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艺术片更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而文化大片则更强调对整个社会、民族和历史的反映。艺术片可以是小众的、独立的,而文化大片往往需要更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更高的制作水平。
因此,将文化大片视为艺术片发展的目标,实际上是在强调电影作品应该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关注社会、民族和历史的反映。这样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我国将在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需要更多质量过硬、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优秀国产影片。电影强国的电影作品,对外应该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对内应该起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作用。
从对外的角度来看,电影强国必将是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强国,国产电影必须在世界电影市场占据一定的票房比例,产生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历史上的汉唐都曾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强国,各国使节自发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化,形成了四海来朝的文化现象。在历史中,古代中国的经史典籍承担了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节点上,文化大片也将起到重要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作用,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从对内的角度来看,电影强国应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电影的精神需求。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文艺电影,尤其是文化大片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创作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大片”,应树立民族品格、呼应民族精神,担负应对好莱坞影片强烈冲击、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中国有着辉煌的文化遗产、辽阔的疆域、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样式、五千年历史文明、激烈社会变革的现实生活都为电影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本文为在第五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促进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