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座谈会具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初心如炬、使命担当、实事求是、畅所欲言,而且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充满了对电影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些困扰束缚电影发展,需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很成功、质量很高的座谈会。
党的二十大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联系电影工作实际,反复学习研读,不断深刻领悟二十大报告的有关重要内容。
报告第四部分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报告第八部分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提出新时期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要求,主要内容概括为:五句话总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项重点任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弘扬五种精神: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三个面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守三个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三个形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二十大报告还强调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二十大全面设计擘画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部署了未来五年各条战线的战略任务、发展路径和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必须的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高质量”热词以响亮的时代话题和深刻的内涵要义,“高质量”已凝聚起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形成人们生产和生活提升品质的共同追求。
3月24日,中宣部在京举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创新创造,努力以新举措、新成就推动文化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人们关于质量的理念、机制、标准和实践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涉及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电影为例,中国电影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影片生产数量猛增,质量提升,产业进步,特别是产业全要素基础实力和人民群众对电影质量提升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电影的整体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电影的创作生产仍然滞后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电影产业的基础还不够坚实,还有相当数量的影片质量不高,投入产出不平衡,不讲效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要明确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要增强质量意识,把高质量作为电影的生命线,作为抓创作的第一要务,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追求作为出精品力作的重要保障。从发展规律上看,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是保证和保持电影产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正确路径。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电影生产和供给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实施电影质量精品工程,加强创作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着力提高电影创作生产质量效益,着力强化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质量硬指标,着力推动电影精品和品牌建设,从而提高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
要抓好中心环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电影创作制片这个龙头,带动电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我们电影制片企业领导和制片人应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做创作的有心人,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信心、涵养耐心、守住恒心,静下心来搞创作,沉下心来推精品。电影的核心要义是内容产业,创作生产高质量产品是制片企业和制片人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作为产业龙头的决策者、指挥者、组织实施者,更应有战略思维和前瞻意识,对后疫情时期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发展,要深入调研,善于分析谋划,拿出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精品至上的理念,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促进电影市场的复苏繁荣发展最终也靠优秀作品。只有受到人民群众广泛欢迎的优秀作品,才能扛起振兴民族电影的大旗,顶住市场风浪的考验。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坚守人民立场,牢记“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真谛,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的作品才能接地气、聚人气、抒正气、有朝气、鼓士气。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感知体验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拍摄出的影片才能与观众共情,引发观众共鸣,才能真正反映生活的本质和人民的心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电影工作者要放飞想象的翅膀,先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深入生活走遍千山万水,追求创新想尽千方百计,拍摄精品历尽千辛万苦,重视口碑赢得千言万语。人民群众是评价电影质量的最终判断者,要把人民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守正”是根本基础。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是发展动力。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陈出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自觉把守正创新的精神贯穿到电影创作生产的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电影创作耳目一新、引人入胜。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的与新时代发展相匹配、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这是贯彻执行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和繁荣电影创作生产的基本方针。主旋律不是简单概念的题材决定论,多样化不是不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主题立意是主旋律,题材选择是多样化;价值取向是主旋律,表现形式是多样化。在创作实践中,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多姿多彩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统一。在实践一些主题创作任务时,更要认真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电影创作生产是最为复杂的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各种工艺流程要素相互交织的脑力体力心力并用的劳动,不能简单图解、粗制滥造;不能急功近利,不按规律办事;“不能为评奖而创作,不能因题材而评奖。”电影作品要经得起历史、时间和人民的评判检验。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国故事。电影从诞生起就叫故事片,是用形象讲故事的最好载体,是全世界公认的跨文化无语言障碍的交流方式,是代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形象名片和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总书记精辟的论述,蕴含着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特殊作用和深刻哲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用电影语言讲好故事是做好电影工作的硬道理,是电影制片人最重要的基本功。用文学的文本、光影的造型、现实与虚拟交相辉映的梦幻空间,用色彩斑斓的画面和动听悦耳的声音去讲好故事,正是电影摄人心魄的魅力所在。要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创新电影讲好故事的规律和方法,选材要准、开掘要深、立意要高、故事要新、人物要活、情感要真、形式要美、结构要巧、节奏要快、制作要精,用心用情用功讲好电影故事。要让生动鲜活的故事回归电影艺术本身,让精彩有趣的电影故事去回馈人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为艺术审美,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达到寓教于乐、寓理于情的目的。从而不断提升电影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品格。
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电影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电影的全产业链是系统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商业运营体系,是文化产业中门类最为齐全的复杂综合体,需要多方面的艺术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更需要艺术大师、技术权威、拔尖人才领衔运行电影创作生产的全过程。只有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制片企业领导和制片人要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能、育才之功,团结凝聚各方面的人才组成浩浩荡荡的电影大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激发出电影人的无限创造力,焕发出中国电影的磅礴生命力,同心同德、踔厉奋发,为推动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电影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为在第五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促进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