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5日,第一届中国电影编剧周电影文学论坛在泉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编剧名家和影视界的新秀力量齐聚一堂,纵论光影和文字的世界,在影视和文学的碰撞中激发智慧之光,共促文学与影视行业的创造性发展。
此次论坛以“从文字到影像·由改编到新生”为主题,通过“从文学到电影”、“电影文学的传承”、“文学改编之路”、“青年新力量”等四轮主题对话,畅谈电影文学的发展道路。
文学通过影视化走向大众
文学可以通过影视化走向大众,影视则可以借助文学获得更深厚的灵魂和更长久的艺术生命。第一轮对话主题是“从文学到电影”,著名影视解说艺术家、播音指导窦春起,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马维干,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秘书长张光北,制片人、电影频道节目部副主任唐科担任对话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范小青担任第一轮对话的主持人。
“说到从文学到电影,我想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每一个从业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承认,剧本是拍好电影的一个基础,文学是剧本承载电影思想内涵的载体,电影是从文学开始的,所以躲不开文学剧本的质量话题。”窦春起说。
第二轮对话主题为“电影文学的传承”,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主任、教授高雄杰,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系主任、教授李胜利,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张弛担任分享嘉宾,演员马跃担任主持嘉宾。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期待文学与影视可以更紧密地互动,携手创作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久的优秀作品。
文学改编之路注入新力量
电影文学在电影创作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轮对话主题是“文学改编之路”,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陈毅达,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青崧影业创始人、董事长叶宁,坏猴子影业董事、总经理郁笑沣担任分享嘉宾,资深电影监制、国家一级导演江平担任主持人。江平认为,“文学改编之路”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各方合力才能创造出一部流传于世的经典。
此次论坛最后一轮对话以“青年新力量”为主题,青年导演、《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七月与安生》编剧吴楠,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得主游晓颖,《奇迹·笨小孩》编剧周楚岑等上台分享。“电影文学创作是写人与人文,泉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烟火气息,十分适合电影剧本创作。”周楚岑说。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