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8日, “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影视产业论坛”举行。业界、学界和政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创新发展与人才建设”主题各抒己见,在生机勃勃的湾区之春中播撒希望的种子。
呼唤高质量人才供给
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电影局指导,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东财经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东省本科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致辞时说,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影视产业的必然路径,而人才则是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影视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创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本次论坛的主题“创新发展与人才建设”,正是对繁荣影视产业与人才强国精神的呼应与落实。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介绍,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湾区影视产业学院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院,也是学校与佛山市政府和佛山市委宣传部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学院积极探索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和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以推动区域影视产业为己任,真抓实干,努力为大湾区做好人才输送和智力支撑。
在主旨演讲环节,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登台分享《何为人才?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统计2022年票房过亿的29部影片中,其中16部出自80后导演之手。2023年票房前五的电影,除张艺谋之外全部为1975年以后出生的导演参与制作,而网络剧制作等领域更是年轻人才的世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中国出现以创作者为核心的“独立制片公司”,包括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公司、郭帆(北京)影业有限公司、坏猴子影业、梦将军影业、北京七印象文化有限公司、开心麻花、西虹市影视等。这些年轻电影人才的优势是掌握现代电影的语言和技术,敏锐理解观众的痛点、难点和市场爆点,善于寻找具有稀缺性的电影故事并填补市场空白。
倍视传媒副总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谢宁在主旨演讲《影视数字制作工业的产业大军在哪里?》中分享坎坷的创业故事,他认为,电影实际上是人才密集型的工业,“然而,中国影视数字制作工业化的最大瓶颈是产业化人才的结构性断层。”其中一大原因是商业机构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由于影视数字制作工业正在迎来“全产业链上云”、“虚拟实时制作”、“电影科技降维应用于原宇宙消费场景”等变革,他期待以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为代表的院校能加速培养相关领域的“正规军”。
洞见行业发展新趋势
除了人才培养话题,更多与会专家分享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并为佛山建设南方影视中心建言献策。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张国涛在主题演讲《中国影视产业二十年:经验与启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寻》中援引数据说,中国影视产业二十年发展成就斐然。未来,建议引导产业坚守社会效益,推动产业提升造血能力,探索中国特色创作模式,融合主流与资本诉求。
参与《士兵突击》、《战狼》等影片制作的制片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总经济师张谦结合创作心得,强调做选题策划时慎重考量四个维度,包括政治政策、艺术创新、市场卖点和观众审美。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在《和合共生,动美天下一一试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创新之路》中说,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创新之路形成“动美天下”的特点,具体表现是动作片和动漫片长足发展并形成优势。相信依靠制度创新、观点创新和结构创新,包括佛山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创意经济的增长极。
开幕式上,佛山重点影视项目发布,包括加和影业(佛山)有限公司的《北斗》,佛山市和光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的纪录电影《人生实验》、佛山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逐日少年》等。记者在现场获悉,自2016年佛山建设南方影视中心以来,佛山参与出品的院线电影累计票房超200亿,累计出品近300部网络电影和网络剧作品。影视相关企业数量从2017年以前的65家增长至2022年底的1750家。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分组论坛上,影视业界学界嘉宾分成五组,分别围绕“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湾区题材影视创作与区域形象传播”、“影视产业人才创新培养”、“影视文化研究与创新发展”、“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论坛”五大主题进行研讨。
“未来可期!”佛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黎妍表示,今年,重量级文化央企将正式注册落户,在佛山打造国家级影视制作中心,为佛山乃至大湾区的影视发展注入特有而强劲的动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佛山市政府将全新出台影视扶持政策,以舍得资源、舍得投入、舍得空间的发展定力,为影视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平台条件、人才保障,佛山必将成为越来越多影视人成就光影文艺之美、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的影视“圆梦之城”。(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