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国大陆同步北美上映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似乎成为迪士尼2023年成绩表的重要节点。虽然连续两周“霸榜”北美周票房冠军,但第二周跌幅高达69.9%,创漫威宇宙系列影片跌幅新高,亦高于老对手DC出品的《蝙蝠侠大战超人》的69.1%。
漫威宇宙序列第31部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是“蚁人”独立电影的第三部,也是开启其第五阶段的序幕之作。作为续集,《蚁人3》的开画成绩相当不错,是北美今年第一部首映周破亿的影片,并且助迪士尼公司2023年全球电影票房突破10亿美元,好莱坞的票房分析师称,仅此一点足以弥补任何的不足。
但伴随而来的还有糟糕的口碑,影片上映后,烂番茄新鲜度仅有48%,略好于47%的《永恒族》,名列漫威宇宙倒数第二,且不排除继续下跌的可能。更令业内担心的是,断崖式的票房下跌会成为漫威电影今后的常态。《蚁人3》不是唯一一部在第二个周末票房大幅下降的漫威电影,近两年上映的漫威电影都有相似的经历:《黑寡妇》的次周跌幅为67.8%,《雷神4:爱与雷霆》为67.6%,《蜘蛛侠:英雄无归》为67.5%,《奇异博士2》为67%。
长久以来,漫威电影早已形成了固定的观影人群,在新片上映的第一周就能轻松吸引到大批粉丝先睹为快,虽然没有数据表明漫威电影的粉丝数量在增长,但只要核心粉丝在,这种首映周冲击高票房的现象就能一直延续,且没有一个制片厂出品的其他系列可与之媲美。
出于这种原因,好莱坞票房分析师更喜欢用总票房来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在他们看来,《蚁人3》的票房将优于前两部——2015年第一部《蚁人》开画票房5700万美元,北美票房1.8亿美元,全球票房5.19亿美元。2018年的续集,开画票房7600万美元,北美票房2.16亿美元,全球票房6.22亿美元。《蚁人3》上映两周,北美票房1.67亿美元,全球票房3.64亿美元,业内人士预估其在北美的最终票房将达2.4亿美元左右。尽管现在预测《蚁人3》的全球票房还为时尚早,但对标老对手,也肯定远超DC上一部新片,2022年10月上映的《黑亚当》3.9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包括上文列举的几部断崖式下跌的影片,除了《黑寡妇》因同步上线流媒体遭遇冲击外,其他几部最低7.6亿美元、最高9.5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也印证了分析师们的这种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分配给每部漫威电影的预算并不均等,未来不可能再有《复仇者联盟》这种体量的电影,作为电影化较晚的漫威超级英雄,“蚁人”的票房一直表现平平,《蚁人3》的垫底反弹,无疑让市场日益饱和的漫威电影看到新的希望。尽管仍对漫威电影充满信心,但好莱坞的分析师们也不确定,《蚁人3》显现出的票房利好是否可以延续到将于5月上映的《银河护卫队3》和11月上映的《惊奇队长2》。
这极有可能也是自去年底高层地震后重回迪士尼的CEO鲍勃·艾格所担心的。艾格回归后,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内上映的第一部电影是《阿凡达:水之道》,目前暂居全球影史票房第三。与《蚁人3》的收益方式不同,《阿凡达:水之道》的北美票房只占其总票房的29.4%,境外票房占比70.6%,收益更多出自非本土票房。
但《阿凡达:水之道》对迪士尼只是个案,漫威电影才是其票房重仓。2022年全球票房前十的电影中,迪士尼公司占了四部,除了《阿凡达:水之道》,另外三部都来自漫威,每部电影的票房有一半来自本土:第八位的《雷神4:爱与雷霆》本土票房占比45.1%,第六位的《黑豹2》占比52.9%,第四位的《奇异博士2》占比43%,换句话说,本土观众为迪士尼电影买了一半单。
因此,《蚁人3》在北美和中国的同步上映意味着漫威电影重回中国市场,从这个角度看,其意义远超于一部电影本身。然而《蚁人3》在国内上映第九天票房才破2亿人民币,而2018年《蚁人2》首映当天就拿到了1.54亿人民币的票房。据猫眼专业版,2月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前十中,《蚁人3》以2.3亿人民币排名第六,《黑豹2》以1.1亿人民币排在第七位,与榜首《流浪地球2》的11.2亿人民币有数倍之差,足可见在上一任CEO鲍勃·查佩克说“迪士尼电影不需要中国市场也能成功”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中国观众也已经不太需要漫威电影了。
当然,迪士尼不只有漫威,还有同样收购来的皮克斯、卢卡斯影业、二十世纪影业以及手握自家经典IP的版权。但2月8日迪士尼发布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困境。财报中,鲍勃·艾格宣布流媒体业务重组、控制成本、裁员等具体调整计划,在财报公布前几天迪士尼公司的股东电话会议上,艾格更强调将“关注其电视和电影的产量”,这就意味着很多已宣布的项目是否能够得到最终执行。
首当其冲的是动画部门和超级英雄电影的输出。《蚁人3》于颁奖季上映,本身就不是属于漫威电影的热门档期,《银河护卫队3》和《惊奇队长2》才是漫威今年的重头。在20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中,艾格还宣布三部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玩具总动员》将拍续集,鉴于2022年上映的两部原创动画《光年正传》、《奇异世界》的票房表现并不好,经典IP的续集投拍,对定于今年上映的两部原创动画电影《疯狂元素城》、《愿望》而言,就必须证明自己的市场价值。
二十世纪影业出品的《威尼斯鬼魅》如果表现不佳,以后恐怕就不会再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大侦探波罗单人故事出现在银幕上。而根据斯蒂芬·金出版于1973年的小说改编的《柜魔》,如果无法延续2022年《野蛮人》的好口碑,恐怖片类型在未来也将大大减少。甚至后三部《阿凡达》能拿到多少预算,也可能会参考加里斯·爱德华斯自编自导的科幻电影《真爱》是否卖座。对迪士尼来说,它们都属于科幻原创项目。
这样一来,出现在大银幕上的电影只能越来越少。迪士尼的钱都干什么了?流媒体。2018-2022年,迪士尼在流媒体内容上的总投入达1144亿美元,占这几年总营收的33.2%。自2019年Disney+推出以来,流媒体业务亏损已超90.5亿美元。20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迪士尼媒体与娱乐部门在第一财季收入14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经营亏损为1000万美元;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业务营收87.36亿美元,同比增长21%,经营利润达到31亿美元,同比增长25%。Disney+流媒体板块首次出现订阅用户下降,用户数为1.618亿,下降了1%。流媒体亏损达到1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也就是说,上个财季,迪士尼是靠着迪士尼乐园和产品才能有13.61亿美元净利润,净利润率比去年同期还增加了0.51%。
控制成本、裁员、重组,是鲍勃·艾格回归后对迪士尼主要的改革手段,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将更多只专属于自己平台的电影和电视剧授权给竞争对手。但有财经分析师认为,迪士尼此次的“战略重点”是削减成本,而不是实现收入增长。
迪士尼或许可以向华纳取经。华纳与迪士尼的处境很相似,都在经历裁员、砍片、重组,都是将在今年迎来自己百年诞辰的老厂牌。2022年华纳股票遭受重创,成为好莱坞“五大”中的垫底。自2023年初以来,投资者推动其股价上涨了50%以上,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媒体股”。
去年4月,华纳兄弟与探索传媒合并,组成新的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BD),丰富了的内容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而在流媒体发展这几年时间,各大媒体公司都希望能在现有的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上创新。WBD的策略是,将以前封闭的内容库打开,转向更开放的平台发展,将一些收视情况不佳的流媒体内容放到支持广告业务的免费第三方平台(即FAST,Free Ad-Supported Streaming TV)。并且,WBD已经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自有FAST平台。WBD还有订阅视频点播(SVOD)服务和内容版权出售给第三方播出平台等。与此同时,华纳的电视部门继续为其他流媒体和网络制作热门节目,虽然获得的收益有限,但至少提供了额外营收。
业内分析师表示,免费流媒体在未来几年的巨大增长潜力将有助于塑造流媒体战争的下一阶段,WBD拥有的优质内容库,已经通过FAST和版权打包等多个模式证明了其价值,这也是投资者最希望在流媒体公司身上看到的多元化收入的趋势。WBD绘制的这个蓝图,或许很快会被其他流媒体效仿。
对迪士尼而言,无论是否采用这种方式,其在商业模式探索上,仍充满了不确定性。艾格在公司电话财报会议上表示:“但让我明确一点,这是我的首要任务。我们专注于流媒体业务的成功,以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并补充说,“我认为,流媒体业务是未来,而且一直在增长,但它并没有带来几十年来线性业务为我们带来的那种盈利能力或底线结果。因此,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过渡期,但我认为,这个过渡期不可避免地将走向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