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以其特色鲜明的艺术性、实践性、功能性与生活化特征闪耀着历久弥新的智慧之光。千禧年伊始之际,我国便已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迄今已形成丰硕而灿烂的成果。近年来,伴随着影像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被影像化手段予以采集、留存及展映。纪录电影作为其中的高端作品形态,愈益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非遗题材纪录电影融汇了非遗之“美”与纪实之“真”,并于光影流转中展现着人性之“善”,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蕴,彰显出时代之美、人文之美、光影之美与意境之美。
一、以凡人匠心彰显时代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天人合一”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万物的和谐之美。在灿若群星、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中,无论是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济世救人的传统医药,还是绕梁三日的传统音乐、引人入胜的民间文学,无一不体现出人与外部世界和谐共生的关系。纪录电影的使命之一,便是如实观照并有效升华这种关系,于凡人匠心中彰显出“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的时代之美。2021年7月上映的纪录电影《天工苏作》是一部展示传统技艺、传递匠心精神的佳作,目前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巡回展映。影片中的十二位苏州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以炉火纯青的技艺和坚韧执着的信念,向世人绘就了一幅精妙绝伦、旷世无匹的非遗画卷。80岁高龄的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钱小萍虽饱受眼疾困扰,但是,为了让宋锦这一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在国际丝绸交流中大放异彩,她坚持带徒织造巨锦,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呕心沥血。壮丽的宋锦承载着绵延千载的非遗文化,更映照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信与时代精神。
二、以非遗故事折射人文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传达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古圣先贤和社会大众对人生意义、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具有深厚久远的人文底蕴。在亘古亘今的中国文艺创作中,见微知著地观照人物命运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创作更是以人民为最终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非遗题材纪录电影的创作既承袭了传统美学理念,又发扬了新时代特色。它以非遗传承人为圆心,以非遗故事为半径,抒发家国情怀,传递大众心声,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与美学归旨。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应同名剧集版纪录片的热播而生,是一部极具特色的非遗题材经典之作。影片聚焦故宫中的文物修复师群体,记录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文物朝夕相处的岁月。从看似机械、枯燥的工作中,他们却能体悟到简单质朴的人生哲理。从业42年的古书画修复师徐建华常说:“干一行是一行,就是拿来张衍生纸,也得把它裱好喽。”从业12年的纺织品修复师陈杨决心要把“现代人不感兴趣”的修复工作坚持下去。从业10年的木器修复师屈峰则认为,古代人讲究格物,一把椅子也能看到人的品行。人与文物的故事,实则是人与自身、与他人、与世界关系的写照,体现了中华民族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价值取向。
三、以唯美影像展现光影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文艺创作中的神韵,但同时也强调“以形写神”,“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即用外在的形式来传达内在的意蕴,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如今的文艺创作领域,传统美学中的“形神论”需要进行当代化诠释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文艺创作要“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非遗题材纪录电影以现代摄制技艺下的视听呈现为“形”,以非遗故事及思想内涵为“神”,共同谱写出形神兼具的传统文化华彩乐章。2020年7月,4K3D纪录电影《璀璨薪火》在全国院线公映。它采用了超高清影像技术辅以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为这部影片平添几分高新科技所赋予的形式之美。近150位非遗传承人及其精湛技艺被精致细腻的影像浓缩在76分钟的光影档案中。从荒僻乡野到繁华都市,从田间地头到名山大川,其中既有柴米油盐、人间百味,亦有琴棋书画、清雅时光。在光影流转之中,变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变的是唯美的影像形式之下,熠熠生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始终不移的匠人初心。
四、以视听语言传达意境之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创作实践层面的核心要素,讲求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这是美学家宗白华对意境三层次所做出的精妙诠释。在古往今来的艺术创作各个领域,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园林建筑,“意境”都是创作者们穷经皓首所追寻的目标。纪录电影是以视听语言作为创作介质、以社会现实作为表现对象的声画综合艺术形态。意境的营造与传达既来源于被摄人物的言行举止、被摄景致的诗情画意,更来源于创作者对视听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例如,在非遗题材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中,“寒山寺钟声”片段运用了积累蒙太奇手法。创作者通过对三个姑苏美景上升镜头的剪辑组合,构成“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意境美,辅以苍远悠长的晨钟声,给人以历史厚重感与回味深远的美感。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结尾片段是一个长达41秒的长镜头。这是一个由长焦距镜头、大光圈模式拍摄的浅景深画面。在左移动运动镜头之下,画面中渐次展现的是故宫一角麻雀啄食与蚂蚁觅食的情景。伴随着麻雀振翅出画,运动镜头转为固定镜头,稍后淡出。这是一个看似不参与叙事的空镜头,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无尽的意境之美。
如今,非遗题材纪录电影在留存时代印迹、彰显传统文化、恪守美学品格的同时,也面临受众面窄、营销不力、票房不佳的难题。据统计,《天工苏作》2021年的国内票房收入仅为30.8万。但是,与此同时,该片经由剪辑后的短视频形态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颇具热度,获得众多网友的点赞与转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非遗题材纪录电影怎样才能兼顾审美价值、思想价值与商业价值,是值得学界与业界持续探讨与实践的议题。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传统手工技艺的数字影像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CWYJ2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