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舞蹈借助电影媒介创作进行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主流,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既是舞蹈演员与电影创作者红色意志的体现,又是社会主义文化下全社会基于同一文化心理的重要文化产物,它集电影的形式、舞蹈的内容与时代的精神所需为一体,在新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也在不同时代彰显出每个时代的重要思想文化与时代精神,表现时代的红色美学,在几十年间发挥出了重要的美育教育功能,也始终是我国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时代的演进与美育任务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主旋律电影中红色舞蹈在历史上、新时代和未来的美育价值。
一、建设时期的美学普及价值
在历史上,采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展开叙事、表现“红色时代”中“红色精神”的红色舞蹈曾经一度是共和国文艺最为重要的舞蹈类型与艺术形式之一。新中国建立之后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主旋律电影与红色舞蹈的风格形成与集体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电影工作者与舞蹈工作者又在建设新中国新文艺的号召下团结起来,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由此出现了一大批深入人心优秀的红色佳作。 “十七年电影”时期,一批与著名红色舞剧同名的主旋律舞剧电影出现,这些电影中的红色舞蹈往往配合主旋律电影的红色叙事,以恢宏的气势、史诗般的革命斗争故事、精湛的舞蹈技艺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播,以高度成熟的艺术水准展现出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历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实现了舞蹈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双丰收。从《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到《五朵金花》、《阿诗玛》出现,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在形成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中国故事与芭蕾舞的形式呈现,让中国舞蹈开始受到国际的关注。
作为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深入观众人心的艺术形式,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对塑造美好心灵、提高观众的审美素养,在形式与内容的配合中陶冶高尚情操传播红色文化等等美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改编自同名舞剧的电影《白毛女》,其中的舞蹈编排中西结合,既运用了西方芭蕾舞的动作语汇,又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风格,在整体编排与动作设计上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民间舞蹈、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在借鉴西方形式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喜儿与父亲过年时的歌舞“北风那个吹啊,雪花那个飘啊……”在音乐上曲调优美高亢,显现出华北地区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洪亮明快的特征,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描绘出父女二人团圆过年的喜悦之情,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动作设计上,喜儿足尖着地、四肢舒展,身体轻快,把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的浪漫图卷展现在了当时的观众眼前。这段完美结合了东西方舞蹈形式之长的作品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尤其在该片上映的“十七年”时期,中国的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在人才建设、教育方法与理论、教学素材等方面都较为缺乏;主旋律电影作为较为普及的宣传媒介面向普遍的大众展开美学教育,让经济欠发达、美育资源欠缺地区的大众也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与便利的观赏方式欣赏到一流的文艺作品,不仅有利于在美育事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加强大众艺术的鉴赏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简单易懂、一目了然的美学熏陶之中让大众通过电影这一娱乐方式接受鲜活的艺术体验,推动人的真正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的滋养精神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与文化实力的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与红色舞蹈精品也呈现出井喷之势。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致力于打造符合当下观众欣赏习惯、具有时代精神和国之情怀的原创舞蹈作品,并将其与电影艺术融入起来。在各种新思想与新艺术形式竞相奔流、思想文化艺术极大繁荣的新时代,美育工作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净化道德与精神的清澈源泉,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依然是发挥塑造美好心灵作用,在当下唤醒民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重要渠道,也是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不朽经典重燃热血、再续情怀,激发艺术工作者创新活力的宝贵资源。
在过去,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滋润了祖国一代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它根植于中国革命先驱的时代生活,也实现了中国民族舞剧形势“从无到有”的划时代进程;“向前进”、“北风那个吹”唱响大江南北,对十几亿中国人来说,这些熟悉的旋律与场面不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是一份难得的革命初心,是带带相传的红色血脉,是历久弥新的革命情怀。在现代,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依然是加强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
三、未来教育中的情操陶冶价值
可以看出,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在历史和当下都发挥出了重要的美育价值。美育帮助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是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的教育;更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面向未来的教育。随着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美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未来的教育中,主旋律电影中红色舞蹈仍然会是凝聚人心、汇集人情的重要思想遗产;仍会在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教育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作为滋养着中华儿女精神的文化资源,在几十年间一直以来都收到广泛的赞扬、歌颂。每次亲切的面容出现,熟悉的旋律响起,让老观众回首峥嵘革命岁月,也让新观众在往昔之景中知晓来路,明白未来去处。
主旋律电影中的舞蹈艺术在不仅只是艺术本体意义上两种艺术之间的融合,而且与社会情境有着更为广泛的互动与关涉。在一般层面上,通过电影艺术与舞蹈艺术的融合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进入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情感层面。在未来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中,坚持在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的发展脉络中继承和发扬其中的优秀思想资源与美学精神,对于完成立德树人目标、塑造大众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在通过美育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理想下,主旋律电影中的红色舞蹈都可以通过美的旋律、动作都能够帮助观众实现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将这份经典资源代代相传,也是通过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将优良红色基因与革命传统代代相传,继而以红色资源描绘出一幅经典文化在新时代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乡村美育改革创新的画面,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目标下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全民精神提升,发挥出独特的历史作用。
(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讲师)
本文系2022年新疆师范大学智库招标课题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K2022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