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绘画、音乐、文学等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人们经常以此喻彼,以简单定义的方式揭示它们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如绘画是“静止的电影”,音乐是“声音的电影”,文学是“文字的电影”等等。反之我们也会经常以其他艺术形式去定义电影,如电影是“流动的绘画”。在探讨电影和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的关系时,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尤为令人瞩目。自从世界上第一部改编电影——乔治·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改编的《月球旅行记》(1902年)——诞生之后,学者们就对文学改编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
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尤里·廷杨诺夫等形式主义研究者们热衷于讨论电影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异同,他们指出电影和其他艺术的相通之处,“电影源自摄影,并从戏剧和文学中借用了它的类型,语言和戏剧艺术中出现的类型通常完全转移到现成的电影中”。但同时他们也认为电影理论应该与其他艺术诗学相分离,电影应该具备自身的特质,电影的构成原则应该根据电影的具体材料和支配电影的技术来衡量。由此“蒙太奇”被视为电影自身最具区别性的特质,而电影也因此有了一个更广为接受的定义: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电影理论发展到今天,有许多概念可以解释电影的结构、蒙太奇、时间/空间、语言和代码。在这种背景下,电影改编可以被理解为文学阐释的一种形式。
伴随着导演对文学作品的诠释和细读文学语言被转化成了电影语言。一些研究者强调从文学文本到屏幕的内容转移,另一些研究人员则关注将意义转换为电影语言的方法。所有这些概念都是作者、文本、导演、编剧、剧本、电影、观众、读者间关系系统的一部分。电影摄像技术在探索一种能够允许电影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去谈论同一件事的表达方式。因此,当代电影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对意义及其传递方式的关注。今天,对于改编文学作品一事,大多数导演更倾向于改编电影的双重作者身份,他们都不想只是成为已完成文学作品的解释者,而是重视改编电影的“原创”性,即,他们想表达自己的个人的思想和对世界与众不同的看法。基于目前理论界及导演们对“创造性”改编普遍认同的看法,本文以俄罗斯学者NADEZHDA F.KOLGANOVA对于“电影-书元空间“的有关理论观点为依据,以西游记改编为例,分析文学与改编电影/电视剧之间的空间对话结构,而这种改编交流空间的多层次性可以扩展一个人理解作品真正意义的能力,在这里,本文强调电影的交际性和审美性。
二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情节奇妙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而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仍初心不改的顽强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视听艺术出现以后,国内外导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西游记》为原本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时至今日已超过百部。早在1927年,导演但杜宇第一个把《西游记》中的故事片段改编成了默片《盘丝洞》,其后在《西游记》改编史上影响巨大的电影有1941年的第一部黑白有声立体动画电影《铁扇公主》、1964年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1986年的电视剧版《西游记》,以及1995年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不同历史年代导演们对《西游记》的影视改编总是持有极高的热情,《大话西游》的出现更是开启了改编《西游记》的新篇章,尤其是2010年代,由《西游记》改编而成的电影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问世。如2013年有周星驰、郭子健导演的《西游·降魔篇》,2014年有郑保瑞导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5年有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有郑保瑞导演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7年徐克执导的《西游·伏妖篇》上映,2018年郑保瑞执导的《西游记之女儿国》面世,2020年罗乐执导的《真假美猴王之大圣无双》上映,同时近几年还出现了不少网络电影,如2022年口碑不佳的《大梦西游之五行山》等。
三
“电影-书元空间”理论将电影改编视为一种特殊的“电影-书元空间”,这种“元空间”包含了许多交流对话结构,其第一个层面便是艺术类型。不同艺术类型之间有着决定艺术文本属性的最常见的边界,众多电影导演通过解码再编码,把《西游记》的故事内容转换为视听语言,对经典文学类型(小说)进行电影符号学再现。不同的艺术门类其传播媒介不同,文学作品主要诉诸于文字,读者通过阅读来完成传播行为,相较于视听艺术而言,文字传情达意更为抽象,它需要读者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力的介入;电影或电视剧属于视听艺术,其传播介质则是画面、声音等视听语言,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接收电影/电视剧传递的信息,相较于文字阅读,电影传达信息则更直观,手段更多样,受众面更广、门槛更低,即使不识字的观众也可以愉快地欣赏电影,而电影语言运用技巧的差异也成为一部改编电影独特性的一部分。
导演/编剧对文学作品和电影的诠释可以看作是改编“元空间”的第二个层次。对文学改编电影的认识历来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是“忠于”原著,还是突出导演对原作品独一无二的理解和演绎?对此虽然人们至今仍有不同的答案,但趋势还是非常明显,新时期伊始八十年代初中期的电影改编导演们大多遵循“忠于”原著,其后大多数导演则开始青睐于创造性改编。纵观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的众多电影改编版,我们可以看到1995年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对后来改编者的巨大影响,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在国内的传播,人们接受并开始赞赏这部风格独特的电影,《大话西游》因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成为《西游记》改编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作品。同时它也启迪了众多导演对《西游记》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解读,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变成了一只普通的猴子,在江流儿的感召下才重新变成无所不能的美猴王;《西游记之女儿国》中唐僧对女儿国国王产生了绵绵情意;而《西游·伏妖篇》更是设想了取经路上师徒四人之间的互相猜忌,唐僧也不再是至善的化身。不同导演对《西游记》相互各异的诠释共同组成了多姿多彩的《西游记》改编景观。《西游记》的电视剧改编亦如此,不同导演有不同的解读。1986年杨洁导演的《西游记》电视剧改编版以“忠于原著,慎于翻新”为基本原则,虽有情节上的增删、人物语言的挪用等,但电视剧在人物性格特质、故事内涵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与原著保持了一致。1996年香港TVB版电视剧《西游记》系列则本着娱乐大众的精神,对西游记做了大幅度的“魔改”。
文学改编电影交流空间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导演心中对潜在观众以及他们的兴趣、意愿的构想。对潜在观众的考虑是所有电影导演在执导一部电影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导演在改编一部电影时会格外重视其潜在的观众群体。《西游记》原著中唐僧面对美色诱惑意志坚定,悟空则根本不懂男女之情,只有猪八戒每每因贪恋女色而被训斥。而在近些年的《西游记》电影改编中,爱情总是导演们乐此不疲的母题之一,这与导演们预设的电影观演主体是年轻观众不无关系。而《西游·伏魔篇》等内容极具颠覆性的改编之作无疑也与导演对年轻观众喜欢新鲜、另类解读经典的心理的准确把握有关。
四
经典文学改编电影的交流空间如此广阔,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学改编电影的交流空间将会无限延展,目前已经出现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通过按钮直接参与、选择故事情节发展的电影,而观众参与改编电影将会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提升更多改编的可能性。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电影化传播研究”<17BZW16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