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春节档的七部影片中,《交换人生》是唯一一部合家欢类型的喜剧。春节档刚刚启幕之时,有评论预测《交换人生》是否会成为像《你好,李焕英》一样的“黑马”。影片目前上映近一个月,票房不足4亿。作为春节档“刚需”喜剧,《交换人生》虽然没能复刻《你好,李焕英》的成功,但也以其朴实、真诚的感情故事击中了部分观众的内心。
身体互换与自我认同
《交换人生》采用了一种并不鲜见的奇幻设定——身体/灵魂/身份互换。影片中,十八岁的少年陆小谷意外与中年律师仲达交换了身体,由此交换了两者的人生。陆小谷通过仲达的身体脱离拥挤的弄堂,追求喜欢的女生;而仲达则借由陆小谷的身体躲避自己作为黑心律师的麻烦事情。错位产生幽默,喜剧就是犯错。互换身份以其天然的戏剧性,奠定了《交换人生》的喜剧基础。
这类喜剧的奇幻设定并不要求前置逻辑,重要的是设定之后的故事发展与喜剧效果。《交换人生》中,陆小谷在超现实的车祸进入他自己的游乐园空间,由此获得许愿机达成换身愿望。游乐园空间显然映射陆小谷的童年。童年时期对于长大的渴望或许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面对少年时的烦忧,我们难免想要通过“长大”来解决困难。而《交换人生》将这种渴望外化,陆小谷对于爱情的向往是这种成年渴望的一部分,在他眼中的仲达事业有成、人生圆满,因此才有资格成为他的暗恋女神金好的男朋友。未曾体验之前,少年人无法意识到自己原本拥有的或许比外表光鲜的成年人多得多。直到自身成为自己生活的旁观者,成为一个“外人”,才能觉察到他习以为常的日常是多么珍贵。
陆小谷换身为仲达后感受到了家的失去,而仲达则是换身后体会到了家的拥有。从仲达的视角来看,陆小谷一家恰是他想象中的“家”的实现——慈祥和蔼的奶奶、恩爱善良的父母、可爱活泼的妹妹。换身于仲达而言,是认清自己对朴实亲情的渴望。而陆小谷则是通过与仲达的身份交换,意识到了他原本想要逃离的逼仄家庭环境自有其温情与感动,从而最终完成了他的自我认同以及与家庭的和解。影片以此应和了其主题“家最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雷佳音的表演游刃有余,虽为中年人,但他将拥有少年灵魂的状态表现得恰如其分。在没有特效加持的情况下,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细节调整,使观众区分开换身前后的同一张脸是不同的两个人——角色的易位极大增加了演员的表演难度,这也是换身喜剧吸引观众的基础之一。
类型杂糅、表意模糊
在结合影片身份互换设定的前提下,我们将影片的主题定义为主人公如何完成对家的认识和自我认同。事实上,影片在试图展现爱情、亲情、友情与个人梦想的同时,还夹杂着关于阿尔兹海默症、老年人被诈骗等社会议题的讨论。我们首先应当肯定《交换人生》对于社会议题的探讨。但从这个角度而言,影片的类型或许稍显杂糅。
我们将《交换人生》与其导演苏伦的上一部作品《超时空同居》作对比,前者以喜剧、家庭、奇幻为标签,后者则以喜剧、爱情、奇幻为标签,两者类型区别于家庭与爱情。《超时空同居》借由奇幻外壳讲述了一个机缘巧合的爱情故事,虽然故事略显俗套,但类型从未游移。而《交换人生》的家庭喜剧定位在影片着重描写陆小谷如何追逐爱情的时候显得模糊不清,此时影片更像一部爱情喜剧,而这段情节所承担的叙事功能是完善仲达的身份背景和生活环境。影片在涉及金好妈妈如何面对老年人被诈骗的问题时,又仿佛添了点喜剧元素的剧情片,换身与否在金好与母亲的剧情中成为了不太重要的背景板。
《交换人生》定位本就不是爆笑喜剧,从其宣发方向来看,影片主打温情向轻喜剧。因此,情感共鸣才是影片的制胜之道。主题繁杂意味着表意模糊,所有感情均有表现则意味着每一种感情的描写可能都不够深入,其动人程度自然大打折扣。当110分钟的观影仿佛走马观花时,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或许是很难对其中的某个主题深刻共情。
值得一提的是,《交换人生》是七部春节档电影中唯一一部由女导演创作的电影。这原本增加了作为女性的我个人对影片的期待。当然,性别不应成为创作表达的限制。但父子关系、父女关系、母子关系与母女关系虽然同为亲子关系,却必然有其差别之处。而男女对于家/家庭的理解应当也是有差别的。一部电影的创作或多或少隐含着创作者自身的生命体验。在当前主流男性叙事的创作环境之下,我确实非常期待有更多的女性创作者能以作品展现其个人经验。
“喜剧+”与“+喜剧”
优秀的喜剧绝对不止于娱乐。《交换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像一出寓言故事——换身之后的奇妙经历,不正是一场寻回自我的旅程吗?换身的本质恰是为了与自身达成和解。
当下电影创作愈发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喜剧作为重要的类型片,越来越成熟地融合着其他类型元素以丰富自身,《交换人生》本身就是“喜剧+”作品,奇幻设定是其创作基础;同时,喜剧作为类型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融合进其他类型电影的创作中,从《独行月球》到《满江红》,“+喜剧”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票房的灵丹妙药。市场是检验创作的标尺。在保证影片基本质量的前提下,或许提高影片兼容性能成为赢得更多观众喜爱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