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创作者对于文学经典《西游记》的影视改编从未间断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后现代主义风靡一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合谋致使之前推崇的精英文化退至边缘地带,而大众文化日渐盛行,对经典文学的改编拥有着强大的话语权。不难发现,新世纪以来关于“西游”改编系列电影在影视领域可谓百花齐放,也让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解构经典叙事文本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拥有着巨大的文学价值和IP改编潜力,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多元化价值体系中用影像谱写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
小说《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母本,是影视改编重要的母题范本。从1927年的《盘丝洞》到1964年的《大闹天宫》再到1986年央视版热映的电视剧《西游记》,早期关于西游改编的影视剧已在中国蔚然成风,基本上是对原著小说的模仿与遵循。而后来创作的西游改编更多的是对经典文本的颠覆与解构。某种程度上来说,从解构的角度看,开启《西游记》电影改编热潮和轰动的是1995年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这部系列电影在完全架空原著叙事框架下塑造了以“爱情悲剧”为主题的西游电影,彻底背离了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范式。无论是从改编对象还是影像表达方面都彻底颠覆了经典文本的叙事内核,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凸显出全新的影像面貌。纵使上映伊始《大话西游》呈现的无厘头解构风格遭到了业内人士的口诛笔伐,但不乏成为目前影视界讨论最多的改编范例。新世纪以来,《大话西游》的大获成功使得无数影视制作者趋利而来,围绕“西游”影像进行再生产,比如《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以及《大话西游》的衍生电影《大话西游3》。这些改编电影与原著文本不同的是都通过戏谑搞笑的语言、情节解构了经典权威,将具有教化意义的人生哲理变得通俗化,然而其核心思想传达的依然是一种被规训、被教化和屈于体制的价值理念,但不可否定的是,这类改编影片也赋予了原著和经典再生的价值。
二、建构现代影像精神
直到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才让我们见证了新时代下西游电影的影像文化内核,向人们传达一种不服输、不屈于命运、找寻自我的影像精神。该时期的改编电影结合了早期传统忠实于原著改编和大话年代的西游改编,生发了新时代“提取原著某一点进行重新虚构和再度建构”,彰显了新时代下的主流价值观。如果说《大话西游》重新解构了《西游记》,那么《悟空传》则重新解构了《大话西游》,通过影像再生产实现了对正统体制的一种另类回归。比如影片《悟空传》中孙悟空的持续反抗的目的并不是去呈现宿命论带来的悲剧现实,而是通过这种反抗的过程表达“涅槃重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理念,试图为现实世界中迷茫的年轻人找寻救赎的出路。既对抗了传统体制的糟粕,又将这一战斗赋予浪漫主义色彩,回归了主流价值观体系,是理想的一种超脱。
从早期传统的改编电影到大话时代的改编电影再到两者改编体系相结合的改编证明了在解构经典文本内核、挑战传统权威的同时,也建构了新的主流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植入了自我救赎、成长蜕变的新时代精神品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悟空传》等影片的主体人物在不断获得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主动实现自我救赎,回归传统体制,但这种回归与大话时代的回归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在无厘头的表象下传达一种被规训、被教化并逐渐屈于体制的价值理念,建构出一种理性的主流价值观;而后者是在理性的主流价值观下传达一种个体成长蜕变、渴望在集体中获得身份认同的精神理念,重构出新时代下的主流意识观念。
三、从解构到建构折射文化变迁
经典文学名著往往刻有它产出时代的烙印,而以之为蓝本改编成的电影在影像审美表达上则自然带有改编年代的时代特色。因此把“西游”改编电影作为一个典型样态则可以发现,不同时代西游改编影像的话语变化折射出电影背后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
新世纪以来,各种新理论、新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并对中国的影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像艺术日盛。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其本身肩负着传达主流文化和时代价值观的重任,同时客观上也会折射出各种社会文化思潮。“西游”影像的再生产作为一个改编典型样本体现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文化指向,从主题、语言风格等呈现上可映射出影片背后文化的变迁。以《大话西游》为例,1995年上映之初的两年,市场上对它无厘头风格并不接受,批评之声众多。而到了新世纪,曾经遭到众人指责的《大话西游》又重获大众喜爱并多次在内地重映,被学术界称之为“后现代的经典之作”。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后现代文化在社会上的流行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当今的社会关系、政治文化、人民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时代的流行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作为二次创作的改编电影能够更鲜明地反映出影像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进入新时代,随着对《大话西游》改编热潮的褪去以及影片同质化现象频出,观众对解构权威、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表达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改编者不再一味地解构经典文本,而是糅合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走向多元文化。而“西游”改编电影的主题也相应地更加丰富和多元,比如传达普适人文关怀、找寻自我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彰显个性精神、反抗传统体制的《悟空传》;消弭了善与恶界限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女儿国》则展现一段“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故事。这些多姿多彩的“西游”改编电影不同主题意向的出现反映出新时代以来人们对不同思想文化愈加包容开放的心态。
总之,从“西游”改编的后作可以明显看出改编电影影像审美表达背后的文化转变。即从人们推崇的大众文化逐渐走向了多元文化,并在解构经典文本内核上自觉融入新时代的主流文化,在商业片的文化表达上呈现出主流化乃至国家化的倾向,从而使改编电影既有商业娱乐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向观众传达了主流价值观,到达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娱乐奇观的平衡,即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
时至今日,《西游记》改编电影已经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好莱坞,对“西游”题材的改编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如何改编,“西游”影像始终存在两个基点,即“变”与“不变”。“变”是“西游”改编电影在不同时代下被创作者赋予新的思想和价值内涵,始终体现着现代性改编思维,改变了过去师徒关系的不平等,打破了善与恶的明确界限,消弭了人物的二元对立关系,甚至在近年的改编电影中植入了自我救赎、成长蜕变的精神品格。“不变”则是“西游”影像所传达的精神内核一直是人们要历经苦难才能获得圆满以及人类追求自由平等、摆脱束缚的本能特质。由此可见,在经典文本改编中应该建立一种成熟的影视改编体系,即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中不能纯粹地解构和建构,而是在解构中植入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关键点,在建构中创作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导向的优秀电影。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的电影化传播研究”(17BZW16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