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于高校来说,要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其话语体系构建是重中之重。高校构建意识形态话语可透过扶贫题材电影,在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使意识形态话语兼顾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关切社会现实、关注师生需求,以富有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的姿态融入师生生活。
扶贫题材电影在反映时代特征的同时观照现实社会,是以商业模式和艺术载体表达主流价值的创新探索。近年来,中国扶贫题材电影倾向以普通人的视角为切入点,强调在塑造国家立场中完善国际化表达,使影片既“接地气”、贴近现实,又立意高远、内涵丰富。
在平凡视角中彰显话语力量
人是电影叙事的基本主体,也是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力量。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以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扶贫故事,才更显真实、丰满。电影《天地之间》以重庆奉节县脱贫攻坚事迹为蓝本,讲述海归青年、农技专家努力开发产业项目,最终帮助村民顺利脱贫的故事,彰显了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的责任担当,以及人民群众勠力同心的脱贫精神。《我来自北京》系列扶贫题材电影(《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我来自北京之过年好》、《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我来自北京之我爸是警察》)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一点就到家》依托喜剧架构,讲述了三个个性鲜明的年轻人离开城市到云南古寨创业的励志故事。这类影片以精准扶贫为创作题材,皆从小人物、小故事入手,逐步挖掘时代大主题。影片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价值。高校构建及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注意改变传统话语,避免意识形态话语“高高在上”而脱离实际,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师生的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以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话语形式阐释意识形态内容,以广大师生容易理解的视角解读意识形态工作,使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接地气、有温度,能回应师生的合理诉求、解答师生的现实困惑,让师生群体将意识形态话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叙事主题中塑造国家立场
近年来,中国扶贫题材电影愈发注重对真人实事的艺术再现,并在摆脱乡村题材影片审丑化风格的探索中逐渐向年轻观众靠拢。在当前扶贫题材电影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儿女对抗贫困的伟大壮举,能看到气势恢宏、丰富多彩的乡土中国,也能看到国家政策的积极导向,扶贫题材电影正通过影像语言塑造国家立场、书写国家记忆。《十八洞村》讲述了湘西乡村在杨家兄弟的带领下,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十八洞村》以电影媒介凸显了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打破宣教性的叙事框架下,完成了主旋律影片的创作创新。高校构建及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对全体师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帮助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使广大师生了解国家的政策与形势,认同国家的道路与制度,热爱民族的传统与文化。扶贫题材电影已突破主旋律宣教的桎梏,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也应改变高势位灌输的工作方式,将展现国家形象、塑造国家立场的话语内容,以师生乐于接受的话语形式,自然嵌入师生的教学过程、生活空间和交往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价值内涵
新时代扶贫题材电影没有过度聚焦“三农”问题,而是在展现扶贫攻坚精神和乡村振兴面貌的同时,强调对现实问题的深度挖掘,使影片更富时代内涵和思想意蕴。《一点就到家》在展现年轻人努力进取的同时,对个体的自我价值发出追问;在突出茶与咖啡的文化对流中,完成了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对话;在体现农村人才回流的同时,揭示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内在矛盾。《十八洞村》既展示了秀美迷人的苗族村落,也反映了留守老人与儿童的困境;既展现了浓郁淳朴的民族风貌,也凸显了村民思想的保守落后;既表达了落后地区强烈的脱贫意愿,也揭露了农村地区婚配困难的现状。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扶贫题材电影不过度渲染农村的闭塞与落后,不过分展示贫困村民的艰辛与苦难,但也不回避乡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是这种对“三农”问题的客观呈现,才使扶贫题材电影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性,从而以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解读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高校构建及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提高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威,也需要为广大师生提供沟通交流的空间,不断提高师生的判断力和思辨力。
在国际表达中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需要在国际社会树立好负责任、讲信用的大国形象,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治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认识真正的中国。中国扶贫题材电影正在以影像手段构建中国扶贫故事的国际化表达,以独特视角展示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追求,也以扶贫故事彰显着国家的形象与担当。早期农村题材电影侧重刻画农村的苦难与沉重,倾向通过影像手段制造奇观化、陌生化的感官体验来吸引观众;在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农村扶贫题材电影,正在向国际化表达范式不断迈进,愈发将真实性与情感性作为电影作品的创作基调。在《我和我的家乡》系列短片《神笔马亮》中,没有渲染扶贫工作的种种困难,也没有设计贫困户与扶贫干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设计了一个“怕老婆”的扶贫干部马亮,剧情围绕马亮为了坚持扶贫工作与老婆“斗智斗勇”展开,以喜剧形式推进主题叙事,将“妻管严”形象植入扶贫题材影片,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影片中村民为了配合马亮圆谎,以各种奇思妙想将河北农村伪装成俄罗斯小镇。实际上,中国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践中有跨越重重阻碍的艰辛,更有风雨同舟的人性温情,电影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恰恰需要挖掘好、表达好乡村工作的真实与情感。高校构建和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同样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为追求,努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展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善、美,以积极、正向的话语内容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力量与温情。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当前,面临“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借鉴扶贫题材电影的启发,高校更要努力增强广大师生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接纳与认同,让话语体系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为高校的办学发展、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作者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