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影视非常道》做直播节目,主持人问我对春节档电影的真实评价,我说最让我纠结的就是这部期待已久、主创蛰伏七年潜心创作的动画片《深海》。它的原创探索有多可贵,那种可惜之感就有多沉重。
先说说可贵之处。画风果真惊艳,传说中的粒子水墨、克苏鲁元素在大银幕上得到充分展现,海浪逼真,身临其境,场景恢宏又细腻,将3D粒子技术和中国传统水墨画融为一体,中西合璧,用色彩造梦,独创“五彩粒子”视效,网友称大海像打翻了的颜料缸,第一次见到这么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的海底世界,确实美轮美奂。女儿竟然问我:“这是人演的还是画的?”怪不得入围了今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评委给出的评语是“以其前所未见的视觉和极具野心的叙事,让我们感到震撼”。另外,《深海》是一部关注现实世界的原创动画片,没有借助耳熟能详的神话原型IP,尤其关注到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进入抑郁症群体的情绪本身进行探索,充满了人文关怀意识,立意善意又深邃。导演田晓鹏自言《大圣归来》成功之后,就陷入到一种巨大的孤独之中,他说他就是参宿。这种灰色情绪不难触及,疫情三年来患心理疾病的人群不在少数,如果《深海》选择在去年暑期档或跨年贺岁档上映,恰恰就对应了观众亟待修复和抚慰的心理,正如宣传语所说“献给走过长夜的你”,但是跻入欢闹喜庆的春节档,这样的题材并不讨喜,也不占优势。
说说电影本身的问题。关于《深海》的争议很大,因为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如此明显。画风再美再炫也得有章法有节制,尤其是“深海大饭店”这个华彩乐章,堆砌满溢的浅焦镜头、令人眩晕的超速运镜、亢奋密集的歌曲串烧,闹哄哄一片,反而喧宾夺主,掩盖了许多精心设计的细节。主创执意炫技,铆足了劲又是搞笑又是唱歌又是抒情,想让观众燃起来,就像南河执意要做的创意菜想让顾客给个五星好评一样。难啊,店家满腔热情做了一桌子山珍海味,你却难以下咽,更别说给个五星好评了,这实在是高估了观众的视觉承载能力,但店家却陷在一意孤行的自我感动之中,不可自拔。
幸亏反转的剧情把电影救了回来,燃的底色原来是“丧”,从奇幻梦境返回现实世界,主创给出的真相很冰冷,也很残酷:参宿跳海自杀,南河为了救参宿牺牲了生命。绮丽躁动的“海底世界”原来是濒死之际的参宿做的一场幻梦(深海大饭店的迎客语“一见生财”、“你可来了”正是黑白无常帽子上的文字),原来梦境中的一切都和现实世界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在迅速闪回的回忆杀中,饭店老板南河是卖《深海大饭店的传说》绘本的小商贩,南河头顶上的猫宠其实是摊位上的招财猫摆件,饭店船长老金、花花阿姨、小海獭糖果分别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参宿爸爸、后妈和弟弟,游轮上的游客与深海大饭店的食客也一一对应,船上参宿被冷落忽视,饭店里却被挤得几近窒息。就连两位主人公的名字都很浪漫诗意,参宿和南河是冬天里最亮的两颗恒星,彼此陪伴,互相照亮。至于为什么呈现的是深海大饭店,而不是深海游乐场,导演解释说因为参宿不想让南河被鱼吃掉。
至于抑郁症,作者精心设计了丧气鬼和海精灵来隐喻情绪本身的对抗关系。海精灵代表着希望和快乐,丧气鬼则代表着一切负面的情绪。妈妈在参宿儿时读过海精灵的绘本,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参宿是为了追随海精灵找妈妈跳入大海,而不是自杀,用海精灵煮的疙瘩汤也会让人产生快乐的幻觉。妈妈给参宿留下的红卫衣则在梦境中化为了一团红色的丧气鬼,你越是想挣脱,它越纠缠着你不放。参宿的悲观丧气和南河的积极乐观也形成了一种对位关系,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体两面,从这点上讲,南河也可以理解为参宿的自救意识,而参宿本身却代表着自我否定和自毁倾向。亲历过情绪风暴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自身的矛盾性,就像小丑脸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嘴角,给世人呈现的永远是一张微笑的脸,但真正的嘴角却是悲伤的表情。
看到最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我误解它了,原来这一切都可以解释。梦是现实的缺失,现实有多么灰调,梦境就有多么五彩斑斓,你甚至可以理解那个“深海大饭店”的奇炫画风就是作者狂躁偏执的心理表现,它让你想起梵高的画作,一样的明丽灿烂。这不是一部强情节电影,而是一部需要耐心细品的情绪电影,人物和情绪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修辞体系,人心似海,抑郁已深,“深海之眼”不就是人类灰暗心理的渊薮吗?这里有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也有远走他乡孤身奋斗的艰辛。南河对参宿说的话“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这是导演对自己的鼓励,也是给所有经历过至暗时刻的观众送去的祝福。
但同时问题也来了,影片着重情绪刻画,这些人物反而都是扁平化的,参宿单薄得像纸片人,夸夸其谈的南河又太抢戏。参宿误闯深海大饭店像极了《千与千寻》,满载珊瑚游动的大鱼船又让人联想起《哈尔的移动城堡》,但参宿进入大饭店打工并没有获得像千寻那样的奇遇和成长,小女主的主观行动力太弱了,和饭店形形色色的人物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南河和参宿之间的情感关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必要的铺垫,南河为救参宿牺牲自我就无法让人感动和共情,何谈治愈?况且,精密细致的暗语铺设虽然巧妙,但是隐藏极深,晦涩难懂,如果没有观众的自行读解和费力脑补,恐怕难以触达作者要表达的深意,这样的实验探索是不是太冒险了?毕竟,观赏和读解是两码事,如果每部电影都要映后去解释,而观众在看电影过程中却未体会到你的初心和用意,看着不知所云的疯狂画面中途走掉或者昏昏欲睡,岂不可惜?!
这些年国漫之光闪耀夺目,想象力飞升,技术已经一流,但叙事上却总有遗憾,技术与叙事的完美统一还需动画人的努力,倒是最近在哔哩哔哩网站播放的动画系列短片《中国奇谭》做了一个良好示范。最好的表达是深入浅出,《小妖怪的夏天》虽然没有那么炫丽的画风,但是小妖怪的遭遇却击中了每个打工人的软肋,引起了广泛共鸣。对比之下,《深海》却是“深入深出”,就算曾经是“参宿”的我,比起参宿,我更心疼这个“小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