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是高校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更是其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在思政教育长期育人实践中,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其育人内容的重要来源持续发挥作用,并支撑其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银幕红色记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育人资源,能以特有的呈现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通过对革命先烈斗争和生活图景的重现,以直观、生动、感人的记忆重现充实思政教育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感知红色文化形成历程的途径和机会,加深大学生对相关历史时期的深入了解,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影响。
银幕红色记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银幕红色记忆具有多样化的展现形式,且在长期发展变化中积累了深厚的价值底蕴。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在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来源、丰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增强大学生的红色记忆认同,从适应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升教育模式的针对性和教育过程的亲和力。从思政教育本身来看,银幕红色记忆的融入可助力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创新。银幕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创造的集体记忆的银幕展现,其以红色文化体系为主体,承载着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直观展现出伟大的红色文化精神。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银幕红色记忆的表现形式和数量都在持续增加,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为思政教育带来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也能以其特有的展现形式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为大学生带来更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还能在教育中展现其精神熏陶、价值引领作用,真正促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从大学生角度来看,银幕红色记忆具有价值导向、情感熏陶、力量凝集等作用,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促使教育不断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深刻的红色文化认同,并结合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较强且符合时代背景、社会需求的人才。
银幕红色记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鉴于银幕红色记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等多重主体的多样价值,高校需紧抓新时代背景下银幕红色记忆融入的发展机遇,结合必要的技术创新和条件保障,持续深入挖掘此类育人资源,创新传播形式,大力推动校政企协作,从更全面的角度推进其在思政教育全过程的有机融入,以此不断强化教育质量。
1.深入挖掘银幕红色记忆育人资源,丰富教育内容选择
银幕红色记忆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如何选择资源、对此类资源进行教育性转化、最大化发挥其育人作用,是高校及教育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高校应加大银幕红色记忆育人资源的挖掘力度,将红色经典电影、新时代红色影视剧、新媒体红色短视频等全面纳入教育内容的选择范围,以支撑思政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发展。例如,从红色经典电影层面来看,高校可着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史上出现的具有鲜明新中国美学特征的优秀作品,将《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冰山上的来客》、《烈火中永生》、《开国大典》、《大决战》系列等经典作品及新时期的《战狼》、《湄公河行动》、《长津湖》等主旋律作品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的内容来源,也通过不同时期红色记忆的银幕化展现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发挥各类作品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应对银幕红色记忆育人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在精准定位不同作品育人功能的基础上推进资源整合,以切实有效地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育者从思政教育实际出发,以创新的眼光发现银幕红色记忆蕴含的不同精神和不同价值,从教育的视角分析其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性,并以此引领融入的资源选择和价值导向,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更全面地提升教育实效。
2.创新银幕红色记忆融入形式,推动教育方式有效变革
传统模式下,银幕红色记忆多以影视剧的形式呈现,与受众之间存在较大距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创新,银幕红色记忆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基于此,高校推进银幕红色记忆融入思政教育,应在重视其融入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变革其融入形式,带动思政教育方式创新,以在深化思政教育价值引领的基础上促使思政教育更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教育的亲和力。
首先,高校及教育者应重视银幕红色记忆的融入,从思想观念层面形成对银幕红色记忆育人价值的正确认知,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形成创新理念。思政教育管理者应在教育的设计规划中加入银幕红色记忆的研究,通过资源挖掘、学情调查等途径,明确融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为银幕红色记忆的充分融入提供正确引领。
其次,在精准定位育人功能的基础上,高校及教育者应创新银幕红色记忆的融入形式,改变传统模式下在教育过程中片段播放、全片欣赏等单一化的传播形式,使用信息技术支撑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例如,教育者可带头开展银幕红色记忆再创作活动,结合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作品,选择微电影、短视频、配音等再创作形式,带领学生开展经典红色作品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大学生能在亲身演绎及直接参与中更直观地感知红色记忆,并将红色记忆从银幕上搬到现实生活中,以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校政企协作塑造银幕红色记忆品牌,推进特色化融入
银幕红色记忆的传承和传播与政府、企业密不可分,高校推进银幕红色记忆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需持续深化校政企协作,以拓展融入场域,获得相关政策及企业的支持,支撑思政教育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助力思政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
为此,高校应立足地方发展,结合本校思政教育实践,以相关政策指导和企业发展为支撑,探索银幕红色记忆的品牌化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高校应不断加大人力、资金、物力等投入,贡献自身教育力量,寻求校政企协作的持续深化,以多方协作、共同创作、共建共享等为导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银幕红色记忆品牌。例如,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河南省教育厅策划推出的河南省高校学生参演革命电影系列微视频“红动中原 跨越时空的思政课”活动,即是通过“经典电影片段演绎+新闻媒体视频拍摄+思政课堂教师点评”的形式,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有效融入银幕红色记忆,取得显著教育成效。为此,各地高校可立足当地实际,学习河南省的经验,通过塑造银幕红色记忆品牌,推进银幕红色记忆在思政教育中的特色化融入。
(作者系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市政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